現代的酒宴上的禮儀和酒桌上的規矩(1 / 2)

1、眾歡同樂,切忌私語 大多數酒宴賓客都較多,所以應盡量多談論一些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知識麵不同,所以話題盡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獨尊,天南海北,神侃無邊,出現跑題現象,而忽略了眾人。特別是盡量不要與人貼耳小聲私語,給別人一種神秘感,往往會產生“就你倆好”的嫉妒心理,影響喝酒的效果。

2、瞄準賓主,把握大局 大多數灑宴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時首先應環視一下各位的神態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單純地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機會,更不要讓某些嘩眾取寵的酒徒攪亂東道主的意思。

3、語言得當,詼諧幽默 灑桌上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常識、修養和交際風度,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所以,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語言得當,詼諧幽默很關鍵。

4、勸酒適度,切莫強求 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為不喝到量就是不實在。 “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會將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壞。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門學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好使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這一點心中要有數,避免出現尷尬或傷感情的局麵。 敬酒時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順序。有求於某位客人在席上時,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則不應隻對能幫你忙的人畢恭畢敬,也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都很難為情。

6、察言觀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讚賞,就必須學會察言觀色。因為與人交際,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鋒芒漸射,穩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場合,正確估價自己的實力,不要太衝動,盡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說話的分寸,既不讓別人小看自己又不要過分地表露自身,選擇適當的機會,逐漸放射自己的鋒芒,才能穩坐泰山,不致給別人產生"就這點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實力。

客人落座後,麵對著門口的兩個位置為上座,上座左首為首席、右首其次;首席左邊依次是第三、第五位置,次首席右邊依次是第四、第六位置;和首席正對的座位是陪客者的位置。貴賓坐在首席和次首席位置,其他客人和陪同人員按照輩分或家庭地位就位。一般來講,官場宴席,職務高者坐首席;商界宴席,財產多者坐首席;親屬宴席,輩分長者坐首席;訂婚宴席,女方長輩坐首席;結婚宴席,媒人坐首席;婚後第一個春節到嶽父家走親戚,新女婿坐首席。其它座位可根據情況而定,如果地位有爭議,就相互謙讓,你拉我推,顯示出各自的修養。舊時家中設宴,婦女和孩子不許入席,更不允許孩子站在旁邊咬著指頭看客人吃飯。

如果在家中設宴,客人入席之前,要把涼菜上齊;如果在飯店設宴,則先點涼菜,後點熱菜。上菜的順序是先涼後熱。涼菜有葷有素,飯桌的四角擺放素菜、中間擺放葷菜,另外,還有“上青下白”的講究:根據蔬菜的顏色,裝青色蔬菜的盤子如芹菜、蒜苗等,要擺放在主位的兩角;裝白色蔬菜的盤子如綠豆芽、蓮菜,則擺放在下首的兩角。涼菜、熱菜上完之後,離席之前要上一道或兩道湯,湯可鹹可甜。舊時,許昌北郊俎莊出產一種“雞腿白菜”,葉片肥潤,菜幫無渣滓,菜湯呈白色膠狀,因其外形如雞腿而得名,雞腿白菜配以許昌出產的淡水蝦仁燉湯,味道格外鮮美,稱“白菜蝦仁湯”,是重大宴席上的壓軸菜,客人喝過這道湯才散席,因雞腿白菜不可多得、許昌的淡水蝦難以尋覓,後來就用味道也很鮮美的雞蛋湯代替,做雞蛋湯時,湯出鍋前把攪拌均勻的蛋清、蛋黃倒入沸騰的湯中,湯再次滾開即可出鍋,因此戲稱雞蛋湯為“滾蛋湯”,豁達的客人還這樣自嘲:喝過雞蛋湯就該離席“滾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