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請客吃飯宴席的座位安排上有什麼講究(1 / 1)

中國人的“酒勁兒”哲學:喝的是酒,噴的是口水,講的是關係,辦的是事情,酒是用來吃的,親朋好友也是用來吃的。酒是社會關係的潤滑劑,隻是農業社會的溫情酒意,已蛻變為犀利的“攻關”工具,在現在的社會,人們好多事情,包括商業、哥們情、生意等等都是在酒桌飯桌上談成的,那麼你想知道請客吃飯在古代是怎麼回事嗎?那麼現在解酒飲料專家就給大家介紹下 古代請客吃飯宴席的座位安排上有什麼講究,讓您對我國的古代酒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隻要講尊卑,必然就會在各種場合體現,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座位的安排了,在古代這叫向位之儀,向指的是人和物之所向,即向東還是向西;位指人和物所在位置。顯然,二者是聯係在一起的,如帝王坐北朝南。應該指出的是尊卑之別隻是向位之儀的一個方麵,向位之儀還涉及到人鬼、男女、吉凶等。

古代的向位,不是隨便安排的,它的根據就是陰陽。東、南、左為陽;西、北、右為陰。人以陽為貴,神鬼以陰為上。行禮時候堂上設席,神以西為上,人以東為上。如果坐席是東向或西向的話,神應該以南為貴,人則以北為貴。站的位置也是這樣,如果是東西向,北邊為上;如果南北向,東邊為上。吉事尚陽位,凶事尚陰位。男女同處時,男人在左,女人在右,也是用陰陽來分別的。現在算命看手相,還是男左女右,可見這種傳統淵源之久。用於國政,則文事尚左,武事尚右。宴會的座次也是據此來排定的。古人的宅院都是堂室結構,成語有“登堂入室”,房屋結構為前堂後室,欲入室必先登堂。堂是坐北朝南的,在堂上聚會就以朝南為尊。室之門開在東邊的,在後室中聚會,就以坐西朝東為最尊。大家都熟悉《史記》所述“鴻門宴”的情形吧!當時項羽的座位就是“東向”的,即坐西朝東,亞父範增是南向的,要次一等,但仍然占著陽位,劉邦是北向,張良是西向,就在門邊上,是最差的。根據這樣的安排,項羽顯然是以帝王自居的。如今我們還以正麵對門的位置為尊位,大概就是這種傳統的演變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