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達峰Peak Bogda
對目標山峰的偵察 要攀登一座處女峰,必須要進行偵察,了解山區的地形地貌、進山線路、氣候條件以及營地的選擇、攀登戰術的擬定等。博格達峰介紹(詳見本書中《我的博格達雪山情結》《1998博格達峰——夢開始的地方》等文章)
氣候特點 博格達峰北鄰準噶爾盆地,南隔達阪城穀地,與吐魯番盆地遙遙相望,處於荒漠包圍之中。這裏的氣候,主要受西北高空氣的影響。由於地處亞洲大陸腹地,氣候特征十分明顯。山麓地區較為炎熱。中、高山區濕潤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一月最為寒冷,月平均氣溫為-16℃~-19℃。7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10℃~12℃。年降水量不超過200毫米,北坡多於南坡,大量降水集中於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為積雪期,積雪厚度可達65厘米,不宜進山。峰區大風甚少,年平均風速為2.7~2.9米/秒,在一天之內,一般午後風速和雲量增大,天氣變壞。
登山時節 每年6、7、8月是登山活動時期,最佳時期在7月中旬到8月10日之間。
登山曆史 (詳見本書中《我的博格達雪山情結》《1998博格達峰——夢開始的地方》等文章)
攀登難度 ★★★★(高手級攀登的山峰)
線路評價 博格達山體陡峭,西坡與南坡坡度達70~80度,隻有東北坡坡度稍緩,在登山界普遍將博格達峰作為高手級攀登的對象。
登山周期 通常為10~15天。
進山線路 通常博格達峰進山線路有兩條,一條是:乘車從烏魯木齊出發,沿著213國道行駛50公裏到達柴窩堡後,向北駛入便道,沿山路再行駛40多公裏抵達三個岔村(天山牧場一隊),然後徒步25公裏抵達博格達峰登山大本營。另外一條是:乘車65公裏抵達天池收費站,換乘電瓶車到天池西岸碼頭,乘船到天池南岸。徒步或租用馬匹沿大冬溝行進28公裏,或沿著將軍溝行進25公裏抵達博格達峰登山大本營。一般建議走第一條線路。
營地建立 營地的選擇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安全。建營地前必須對所處的環境進行仔細觀察,一定要避開滾石、雪崩,在雪地露營時絕對不能在雪橋、雪簷和有暗裂縫的地方建營。大本營的選址除了以上要求外,一般還要考慮交通方便,地勢平坦、避風、取水方便等因素。除了大本營外,博格達峰登山必須另設三個營地。
1.大本營BC BC選在三個岔達阪的盆地中,海拔3520米。日本京都登山隊遇難的白水小姐的紀念石碑就立在大本營。這裏進出山的交通較為方便,但在這個營地無法看到登山全過程。另外由於冰川和山峰的屏蔽作用,造成幾處通訊死角,手持對講機不易和海拔4700米的C2營地連通,使用基地台通聯很通暢。另一個大本營設在四工河源頭的冰川附近,距白水大本營3公裏處,這裏視野寬闊,可清楚地看到整個登山過程,並且沒有通訊的死角,有利於大本營的指揮。從這個營地出發,沿冰川東側邊緣行軍4小時可到達4300米的一號營地。1998年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會首攀博格達峰時就將大本營設在此處。
2.一號營地C1 C1海拔4300米,在此附近有兩處可以建營。一處可建在一個突出的岩石上,可以紮兩頂雙人帳篷,另一處位於其上方十幾米處,可以紮5~6頂4人帳篷,但在這裏建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其上方有容易脫落的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