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國情概況(7)(1 / 3)

在莫桑比克文化領域,馬孔德人是一個值得可圈可點的藝術群體,由他們創作的東非木雕,是莫桑比克同時也是黑非洲傳統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民間工藝品。馬孔德人居住在莫桑比克北部馬孔德高原和坦桑尼亞南部的拉馬烏穀地,寬闊的魯伍馬河川流其中,將這個民族分成兩個國家的居民。這兒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馬孔德人的文化不易受到外界侵擾並得以世代傳承。因此,不論是他們的民風習俗諸如紋麵、紋身、麵具舞還是雕刻、雕塑、製陶等均與其他民族明顯不同,進而折射出馬孔德人是一個非常有個性、有文化底蘊的民族。相傳東非木雕即起源於馬孔德人,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可謂是曆史悠久,由部落長者向青年人口述本族文化和傳統,也傳授木雕雕刻技藝。木雕的原料基本上取材於非洲熱帶硬木,例如紅檀、紫檀、黑檀(烏木)、橡木、花梨、雞翅木等,其中烏木質地堅硬,紋路細膩美觀,顏色烏黑透亮並略顯暗紅,雕出的作品最負盛名,在陽光照射下,會泛出一種金屬般的光澤,在工藝品市場上售價不菲,暢銷不衰。與木雕同樣馳名的還有馬孔德匠人精湛的技藝,他們沒有精良的製作工具,沒有提前繪好的圖紙,也無雕好的成品作為參考模型,而是因材用工,即興創作,精心打造,在表現手法上不拘泥小節,全憑藝人各自的技法和價值觀,因而成品很少有雷同之處。這些木雕體形誇張,造型生動,個性鮮明,具有超時代的特點,成為非洲人藝術領域內一朵瑰麗的奇葩。而今,馬孔德絕大多數的木雕藝人已不再沉寂於過去傳統的生活方式,紛紛外出打工,進入肯尼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和南非等國首都及各大城市的工藝品作坊或工藝品市場,以雕木為生,賺取外彙。現在,東非和南非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吸引了全球越來越多的觀光客,當他們到達時,木雕是必選的旅遊工藝品之一,當他們離開後,又把木雕的聲名帶至世界各地,東非木雕因此漸漸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閱讀報紙和書籍或許是了解一個國家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種方式,但一個會英語的人來到莫桑比克會感到非常不便甚至別扭,因為莫桑比克的報紙和書籍全部是用葡萄牙語出版,你隻能腳踏莫桑比克的國土,卻兜著圈子、通過購買其他國家出版的介紹莫桑比克的英文圖書來了解該國。莫桑比克出版的報紙有:1.>(noticias),葡文日報,全國影響和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創立於1926年,日發行30,000份;2.>(DIRIO),葡文日報,創立於1981年,日發行4,000份;3.>(SAVANA),葡文周報,創立於1994年,周發行15,000;4.>(O PAS),葡文周報,創立於2002年;5.>(Desafi),葡文娛樂周報,創立於1987年,周發行7,000份;6.>(Domingo),葡文周報,創立於1994年,周發行15,000份;7.>(ZEMBEZE),葡文周報,創立於2002年;8.>(Fim de Semana),葡文周報,創立於1997年,周發行15,000份;9.>(Embondeiro),葡文周報,創立於2004年;10.>(O Popular),葡文周報,創立於1999年,周發行5,000份;11.>(Bola),葡文周報;12.Demos,葡文周報,創立於1994年,周發行3,000份。出版的雜誌有:1.>(Tempo),葡文周刊,創立於1971年,周發行量20,000多份;2.>(ndico),莫航空公司主辦的英、葡雙語季刊;3.>(Mais),葡文月刊。

莫桑比克電視台是一家1981年起開始運行的國營電視台,用室外天線僅能接收4─5套葡語節目,在莫桑比克的華人主要收看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有線電視初裝費是50美元,以後每月收費為20美元,可接收包括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4國際漢語和CCTV─9國際英文在內的20多個頻道,若想開通更多的頻道,需額外交費。衛星電視初裝費也是50美元,以後每月收費為50美元,可接收包括CCTV─4國際漢語在內的100多個頻道,但實際收看50多個頻道節目,餘者為鎖定或預置頻道。

莫桑比克最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是籃球、足球和跑步。許多城市都建有室內籃球館,籃球和足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即使在北部窮困地區,孩子們買不起足球,就用藤條紮個有彈性的草球,也會玩個不亦樂乎。國家籃球隊曾多次贏得非洲地區的冠軍,但談及莫桑比克的體育成就,奧運冠軍瑪麗亞·姆托拉(Maria Mutola)則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她是莫桑比克的民族英雄,如果沒有她的存在,一些書籍描寫莫桑比克的體育部分恐怕會被刪去。

瑪麗亞·盧爾德斯·穆托拉(Maria de Lurdes Mutola)是莫桑比克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位摘取奧運桂冠的金牌姑娘。像大多數信奉天主教的女性一樣,瑪麗亞是教會賜予她的第一個名字,盧爾德斯·穆托拉(Lurdes Mutola)才是其學名,莫桑比克人更願意親切地稱她為盧爾迪娜(Lurdinha)。當她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後,瑪麗亞·穆托拉又成為她的國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