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粉美劇?
樂事
驚鴻一瞥——風靡一時——曇花一現——煥然一新
前陣子,廣電總局再次將“限娛令”更新換代,引發各大衛視的一片慌亂。然而,如果你瀏覽微博或論壇就會發現,對此事不溫不火冷眼旁觀的大有人在,他們中間很多是美劇迷。
美劇迷與“沙發土豆”不同,他們的陣地遍布各個網絡終端。據不完全統計,忙裏偷閑的公司白領一族,除淘寶網外,最喜歡光顧的就是土豆網、樂視網、搜狐、優酷等各大視頻網站,他們津津樂道於追逐每一集美劇的更新,並善於引發對各種情節細節的討論。
美劇的四個“一”發展曆程
美劇在中國的發展經曆了“驚鴻一瞥”“風靡一時”“曇花一現”和“煥然一新”四個階段。
大多數美劇迷對美劇的“驚鴻一瞥”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當年神州大地的年輕人就興在煙霧繚繞的錄像廳圍觀個《加裏森敢死隊》,要不就舉家圍“鍋”看個《成長的煩惱》。
然而在當時,出於對西方文化“潤物細無聲”的慎重考量,廣電總局叫停了“風靡一時”的美劇。有危機就有轉機,體製外的打口和盜版給“曇花一現”的美劇市場帶來了生機,那些用DVD機一口氣吞掉10季《老友記》的人成為了一部分在文化上先“洋”起來的中國人。從此年輕人追逐美劇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連字幕組這種無薪酬的“苦活兒”都被美劇愛好者們搶著幹了。
對於美劇迷來說,2010年是幸福的一年,這一年視頻網站陸續引進正版的《迷失》,隨後搜狐、樂視、優酷、土豆等眾多視頻網站引進了正版的美劇資源,其中《緋聞女孩》《吸血鬼日記》等的引入徹底打開了美劇的受眾麵,連那些“豎著耳朵睜大眼睛時刻備著筆記本”為學英語看美劇的孩子們都自顧不暇了,先“娛樂”再說吧!
美劇自電視轉戰網絡,收視率自不能與國產劇相抗衡,然而其受眾範圍也不僅僅是“英語學習者和年輕的白領小眾”。搜狐視頻上,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的點擊量高達2.45億,超過了熱門國產電視劇《蝸居》的點播量2.18億,直追《媳婦的美好時代》和《北京愛情故事》。雖然大部分美劇還很難在收視率和點擊量上PK國產劇和港台劇,但其對美劇迷造成的影響和形成的美劇文化已經備受關注。
美劇迷們有福了
在去年《絕望主婦》完結季播出後,筆者一個閨蜜曾無限感慨地說:“真不敢相信就要結束了,DH(《絕望主婦》)陪伴著我走過了8年的歲月,見證了我整個大學時代。”
與此同時,《緋聞女孩》吹來了時尚複古風——我們整日窩在閨房裏灰頭土臉的姐妹們一夜之間煥發了生機,白絲襪、蓬蓬裙、波點衫、亮片裝全部走起來,活像被曼哈頓上東區像謎一樣的學校女王Serena附了體。有人說:“我們著迷於時下流行的複古風潮,喜歡女主角所散發的隨性與自由。”
“在美劇中,你可以看見UP Town的繁華奢侈,也可以看到布魯克林的生活樂趣,各有各的活法。”21歲的美劇迷丁夏並不認為美劇純屬一種消遣,她說,“美劇可以療傷,而且這比吃零食、醉酒管用得多,因為這些方式隻能麻痹自己,而在劇中比你更悲慘的有之,人家在笑了,你笑了,回頭看看,也就覺得有動力去解決這些事情了。”
看看周圍吧,探討美劇已成為朋友同事間閑聊話題中的保留內容。如果有人對你擠擠眼睛來句“bazinga!”(“逗你玩”的意思,《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口頭禪),你一定要表示非常無奈並在適當的時候回複他一句“there,there~”(安撫人的意思)。這些“接頭暗語”可是美劇迷們溝通感情的小機關。
正所謂“一入侯門深似海”,如果你按捺不住好奇心的驅使走進美劇的世界,那麼接下來十有八九會被《越獄》《迷失》《欲望都市》《絕望主婦》等一係列美劇撐得胃口越來越大,不過也永遠不要擔心吃不飽,因為美劇種類繁多,錯過一個還有其他,完結一個永遠有下一個嶄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