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翻拍不愛原創?國產編劇何時追韓趕日超美
樂事
作者:李楠
縱觀2013年的國產電視劇市場,鄭曉龍導演的《甄嬛傳》當仁不讓地拔得各項收視數據的頭籌,博得滿堂喝彩。這劇在網絡上單集點擊過億,在各衛視電視台循環播放幾次、十幾次、幾十次~有必要這樣嗎?有必要。因為中國電視劇市場自《還珠格格》後,實在再需要一劑“強心針”,以寬慰廣大電視劇迷哇涼哇涼的心。
說的嚴重了,但也事出有因。如今電視劇市場抄襲、翻拍蔚然成風;辣媽辣爸劇、古裝劇、諜戰劇紮堆、跟風出現。電視劇呈現投資過高、量多質次、編劇原創力疲軟等問題。電視台不播《甄嬛轉》播什麼呢?可以理解。想當年,湖南衛視曾在一年內重播《還珠格格》13次,1986版《西遊記》至今已被重播超過2000次,而《亮劍》更是在5年內重播3000餘次。
2014年電視劇迎翻拍潮
然而,舊劇輪番上陣的態勢在2014年不僅沒有得到緩解,相反還將形成“井噴”之勢。有業內人士透露,明年將是翻拍劇年。有影翻劇《十月圍城》《北京遇上西雅圖》《四十九日祭》,有劇二代《步步驚情》《宮3》,還有經典翻拍《新天龍八部》《新神雕俠侶》等。
其中,劇版《十月圍城》翻拍有新意,不同於以往電視劇翻拍,取材於電影的劇版《十月圍城》隻在前兩集就將電影中的故事敘述完了,剩下的劇情是,由鍾漢良飾演的草根車夫成為替身,扮作富二代、海歸公子卷入革命黨與清政府鬥爭的漩渦中。“英俊小生”鍾漢良不僅在此劇中一人分飾二角,還將在《新天龍八部》中接任“喬峰”的角色,另外,抗戰大戲《勇士之城》裏也將有他“英雄”的身影。
不僅鍾漢良,如馮紹峰、楊冪等“宮鬥戲”出鏡率頗高的名角兒都成了各大劇目邀約的紅人。電視劇題材的單一、原創力匱乏導致爭搶一線走紅演員成為各家的噱頭。新人輩出,但是“演員荒”還是不可避地伴隨“劇情荒”到來了。
國產劇編劇:多少哀怨在其中
“中國電視劇缺乏原創力!”這是從著名編劇高滿堂到普通電視觀眾都知道的事兒。任職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會長的高滿堂說:“我們的原創在喪失,在枯萎,現在到北京電視節也好、上海電視節也好,包括我們每天打開電視機看到的東西,說實在的我挺失望的,就是改編啊、翻拍啊、重拍啊、把人家外國電影名字再篡改一下啊,我覺得很沒有出息,真沒勁!”
是啊,真沒勁!覺得沒勁的還有國內的編劇們。筆者就曾在咖啡廳看到兩個女編劇開著電腦,互不交談,絞盡腦汁,唉聲歎氣地像擠牙膏一樣擠劇情,這種不接地氣兒的構思難免生出貌合神離的劇情。小編劇之苦在於自身的局限,大編劇之苦在於什麼呢?
有《楚漢傳奇》《鐵齒銅牙紀曉嵐3》甚至湖南衛視著名雷劇《一起去看流星雨》等作品傍身的編劇汪海林也曾因導演隨意改動劇本而憤怒。《楚漢傳奇》播出時,觀眾吐槽劇中項羽和虞姬的相遇相識過程太瓊瑤:虞姬在江邊飲馬,驚鴻一瞥後飄然而去,讓項羽朝思暮想。而後項羽在路上和虞子期不打不相識,而虞子期的妹妹正是虞姬。最搞笑的台詞莫過於項羽對虞子期那句“天問”:“你相信一見鍾情麼?”汪海林挺身而出,回應道:“這一段根本不是我們著筆,是導演自己加上去的。我們原本設定的是項羽在與虞子期奪劍的過程中,虞姬出現,拿著一根樹枝準備與項羽以命相搏。”導演大筆一揮,古龍般的俠義豪情就變成了瓊瑤味的“小兒女親昵”。理解汪編劇的無奈。
同汪編劇一樣不吐不快的還有《隋唐演義》的編劇吳國恩,麵對觀眾對劇中曆史“戲說”情節的難以容忍,吳編劇也委屈了。事實上,國內有多少編劇就有多少委屈和哀怨。這是常態,原因是編劇勞苦功高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地位和尊重。“編劇在影視中報酬和地位都非常低,一線演員動輒90萬一集,可你聽說哪個編劇要價90萬的?如果影視公司感覺劇本很爛,完全可以不要,你不拍,一樣出不來。觀眾的喜好也很奇怪,劇明明爛得要死,收視率卻居高不下!電視台也是根據收視率買劇,一部劇火了,為了保險,就大量購買同題材的劇。很多編劇都想寫一部有情懷的戲,結果老總說我們就要狗血劇,我也隻能翻白眼了!”汪海林說,“編劇的困境,這是一個產業的格局與現狀以及創作鏈條上的問題。”
編劇,這個本該是電視劇靈魂人物的角色,其在中國的待遇之差直接影響著國產電視劇原創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