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韓劇《愛上女主播》在韓國、日本、中國一直都有很高的人氣和收視率,其劇作者樸誌現透露,其實這部她5年前完成的作品劇尾根本不是她原先的想法,本來結尾仍想表現女人的嫉妒心理,然而最後受到社會的影響,最後兩集劇情經過和電視台高層多次的投票表決,才讓女主角金素妍在劇尾從魔鬼的化身變回了天使的臉孔。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韓國,編劇界素來以女性為主力,這大概是因為男人肩負維持家庭的重任往往堅持不了多久。這讓筆者聯想起韓劇《人魚小姐》中漂亮賢惠的編劇雅麗英婚後懷著寶寶寫劇本的情景。如此,這隊“娘子軍”可能也是韓劇總能保持那麼細膩婉約的原因之一吧。
日劇:多渠道保證質量
日本的情況比較特殊,編劇的地位並沒有美國和韓國高,在國內要低於小說家和戲劇作家。但日本電視劇行業中,對劇本的重視程度卻一點也不遜色於美國和韓國。
好的劇本有兩個檢驗標準,第一是收視率,收視率高的日劇自然是好的。第二就是是否獲獎,那些文學水準高、獲得各種藝術節獎或文部科學大臣獎的作品將無愧於好的劇本。這種對權威的重視也是日本文化中的特色。在這種日本特色下,日本最大的電視信息雜誌《電視節目向導》創立了“向田邦子獎”,這個獎是借用27年前在客機失事中去世的著名劇作家向田邦子的名字而設立的。這個獎項與收視率和社會上的熱點話題都沒有直接關係,僅從重視劇作家的創作性的角度來選擇獲獎者,今年已經是舉辦第25次了,成為了許多劇作家憧憬的獎項。與電視台的收視率至上的理念相對立,設立這樣的獎項,建立起了基於尊重劇作家個性發揮的價值標準,對電視劇質量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在日本,製作者一般認為,將總製作費的一成左右分配給劇作家是比較理想的。假設製作費是5000萬日元,那麼,日本編劇就應該按其一成、也就是500萬日元向製作方爭取劇本費。如果一部日劇的最終製作費在2到4億日元之間,那麼作為編劇一部2小時的電視劇最低70萬日元、最高400萬日元。這其中的差別就是靠前麵提到的標準來定了。
各國編劇的生存狀態
中國編劇美國編劇日本編劇韓國編劇
地位像驢子一樣幹活的驢子劇組中的靈魂人物與劇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吸引投資方的砝碼
收入製作費用10% 劇集收益的10% 總製作費的10% 總投入的6%
權利摔劇本,吐槽劇情全方位掌控,罷工用功寫劇本就能得獎劇情全方位掌控,職務可擴大
困境說什麼都不算“砍劇”頻發,壓力巨大犯罪係劇目充斥熒幕亟待創新,衝破套路
要原創力,先改善編劇生存狀態
鑒於以上各國編劇現狀的比較,不難看出我國電視劇原創力孱弱的原因在於編劇生存狀態的危機。國產劇編劇作為“一劇之本”,應有的權力在創作過程中被嚴重分割了。不同於美劇和韓劇的編劇“全權掌握劇情發展”,我國編劇的話語權大部分都被播出方分割了,職能分崩離析,何談自主權?沒有自主權,又何談精良的創作?
打開搜狐視頻、樂視網、優酷網等視頻網站的電視劇頁麵,美劇、韓劇、日劇等充斥其中,觀眾已經不再需要拿著遙控器聽電視機擺布,他們可以隨時選擇一些劇目並放棄另一些。國產電視劇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外電視劇市場分一杯羹,就必須從提高本土編劇的原創力和保證編劇自主權方麵入手。
據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主任、電視劇《茶馬古道》製作人張明智介紹,目前,我國電視劇產業的拍攝量大約在每年1.2萬集左右,全國的電視廣告收入約為400至500億元,如果按照電視業的普遍看法,即電視廣告收入的70%來自電視劇的廣告,則電視劇帶來的廣告收益接近300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主任鄭曉龍說:“目前在歐美國家,電視劇前12分鍾的廣告中,有7分鍾的廣告收入給予電視劇製作者,而在我國,電視台僅僅給製作者1到2分鍾的廣告時間。”至此,電視劇行業對於編劇“又要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情況必須改觀。
此外,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編劇團體或是行業工會。對於編劇們薪酬的提高的倡議還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