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翻拍不愛原創?國產編劇何時追韓趕日超美(2 / 3)

如果你有幸不是國產劇編劇

美劇:隻為收視率買單

美劇能夠火爆全球,不單是其擁有每集幾百萬美元的巨大投資,還有投資者對創作人和觀眾這兩個終端的尊重和重視。美劇極為講究“慢工出細活”,對於製作團隊來說,編劇才是真正的核心。

身為編劇能投胎在美國真是祖上積德,三生有幸。首先,作為一定水平編劇,你不僅擁有年20萬美元的收入(這是美國編劇協會1.2萬會員的年平均收入),而且還擁有參加罷工的機會(2007年11月5日這次罷工,導致《絕望主婦》等多部美劇停播。據估計,好萊塢每天損失8000萬美元,罷工讓整個美國娛樂業及周邊產業受到了巨大衝擊)。坐下喝杯咖啡吧,你有權利說:“要麼增加銷售及下載收益分成,要麼老子就不幹了。”再者,在美國編劇的地位可謂“奇高”,在“劇本為王”的市場,作為編劇你擁有決定演員命運的“生殺大權”。如《絕望主婦》中,紫藤巷主婦之一伊迪的飾演者謝裏丹就因與該劇製片人兼編劇馬克·切利之間的尖銳矛盾,被安排了雨夜開車逃走撞上電線杆“突然死亡”的情節。

當然,你不能光拿錢,還得賣命工作。在美國競爭激烈的電視劇市場,編劇同時具有非常大的壓力,一切都由收視率說話。一部收視率不佳的電視劇會遭到電視台和製作公司毫不留情的“封殺”。據估計,美國的電視網每年要收到1萬至2萬個各種形式的提綱,其中大約有500個會有下一步的發展。闖關可謂“步步驚心”,從試播到秋季檔,全國電視網的收視率決定了是否有訂單、訂單、還是訂單。

還好,你不是單槍匹馬,對於劇情和人物的刻畫你背後有一個團隊的支持。《CSI》僅責任編劇就有8位,整個編劇團隊更多達20多人。《越獄》的責任編劇也有5位,即使身為總編劇的保羅·蘇克林也隻負責了其中5集的劇情編寫。據了解,一部美劇的編劇團隊會將劇本創作分成不同專業知識領域,並按照不同的情節線索設置進行安排。如果你了解大量的醫學、化學、土木工程以及心理學等知識,放心吧,絕對有你的用武之地。最後,編劇團隊將各自創作的故事內容,想方設法銜接成為一個統一體。由此形成的劇本,主輔線自然交替,節奏緊湊有力,不給觀眾一絲喘息的機會。

“我們在編劇時肯定是很多編劇一塊兒來編故事,有時很多編劇分散編情節,最後統在一塊兒,有編劇重新過目其他編劇寫的內容,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就重新進行修改。”曾任CSI《犯罪現場》《醜女貝蒂》編劇的Henry Alones Myers透露,他們在編劇時有一個非常大的會議室和白板,“我們把想法寫出來看反饋,集思廣益,我們做出的決定也非常迅速。”

在美國,編劇的成長道路是按部就班的,這也是因為美國電視劇市場的規範和有序。對於20多歲的編劇,第一年可能要作為助理,甚至還要做送飯之類打雜的工作,第二年他可以在編劇當中做一些筆記,再過一年作為初級的編劇,才能真正加入編劇的團隊,總之就是要花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成為比較成功的編劇。

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成為像肖恩達·萊姆斯(電視劇《實習醫生格雷》的主創)這樣的名編劇兼製片人。對於一年500萬美元的收入,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韓劇:娘子軍掌握生殺大權

加V媒體人“唐麗君”曾爆料,“在韓出訪,好友是一資深劇作家夫人,竟調用了某知名演員做了一天司機陪同客人。見我們一臉訝異,她得瑟道:‘韓國編劇地位很高,演員們一般不敢得罪。因為這裏的電視劇邊拍邊播,與編劇關係一僵,這位劇中人可能就會被發配去國外或快速死去。’一旁的名演員司機聽到這話,不停地點頭稱許。”

看來,有“生殺大權”的不僅是美國編劇,韓國編劇也很有權威。實際上,韓國文化產業的興盛和規範早早奠基了韓國電視劇編劇製度的完善。韓國編劇身兼數職,簡直形同半個導演,甚至對劇本的話語權遠遠大於導演。很多韓劇甚至是編劇負責製,投資人看編劇投資,而編劇可以自己選擇導演和演員。據了解,不少好的編劇甚至一個人身兼數十個職務,在拍片現場非常厲害。

“韓國有不少著名的編劇,獨自製定從主角到小配角的各種角色,連外景場地都是他們在製定。”在韓中國留學生舒曉光介紹,韓國好編劇的薪酬甚至可以高過明星,一集就有2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0.8萬左右)稿酬進賬。

編劇鄭炯洙介紹說,一部韓劇由導演、製作人、編劇共同企劃,隨後交給電視台並邀請演員。和中國不同的是,現在韓劇的企劃階段一般隻寫1/3,劇本創作和拍攝同步進行,這樣可以根據韓國觀眾的意見隨時更改劇情,他們覺得這樣的創作方式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