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節製疏導調控法(1 / 1)

經典說法

中醫認為,過激的情誌活動是養生保健的大敵,應當通過適當的方式對過激的情誌活動進行有效的調節。節製、疏泄和開導,是調節情誌活動的常用方法。

養生秘訣

節製:節製、調和情感,可以防七情過激,實現心理平衡。傳統養生理論認為,憤怒是一種非常不利養生的消極情緒,對肝、心、胃、腦等都有一定的傷害,並可誘發多種病患。人們必須學會“製怒”。凡事要沉著、冷靜,以平穩的心態對待一切,這樣才能進行積極的思考,力求圓滿地解決遇到的問題。遇到生氣之事時,不要一個人在旁邊生悶氣,可以向好朋友傾訴,以便及時宣泄心中的不快,避免氣鬱成疾。中醫認為,肝在誌,主怒,怒氣最容易損傷肝髒。如果是肝氣鬱結引起發怒時,可服逍遙散以舒肝解鬱;如果是肝火上炎引起發怒時,可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瀉火;如果是肝陽上亢引起發怒時,可用鎮肝瀉風湯以滋陰潛陽。

疏泄:傳統養生理論告誡人們,要“鬱則發之”。也就是說,當遇到憂愁、煩惱、悲傷時,千萬不要讓這些令人憂鬱的消極情緒鬱結在心中。應當設法使這種情緒發泄出來,比如,找個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讓自己的眼淚盡情地流淌,這樣就會覺得舒服了許多。科學研究表明,在由於情感變化而流出的眼淚中,含有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它們隨著淚水排出體外後,可緩和悲傷者的緊張情緒,有利於減輕痛苦、消除憂慮。

開導:采用言語說服、啟發誘導的方式,幫助情緒異常者盡快恢複平靜。比如,有的人患病後心理負擔很重,可以向其介紹疾病常識、分析病情病因,以幫助其解除思想顧慮、提高抗病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主要是解釋疾病的原因和可能產生的後果,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在患者心灰意冷、情緒低落時,給予安慰和鼓勵;在患者心存疑慮、憂愁不解時,從科學的角度做出適當的承諾。

箴言:懲忿窒欲,老人最要一事。

(明·高濂《遵生八箋》)

語譯:切戒憤怒和克製嗜欲,是老年人健康長壽最重要的一件事。

延伸閱讀

《內經》把開導之法的主要內容概況為四句話:“告之以其敗”,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質、原因、危害、病情的輕重,以引起病人的重視,采取正確的態度;“語之以其善”,明確指出隻要措施得當、及時治療是完全可以恢複健康的,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導之以其所便”,告知患者調養和治療的具體措施;“開之以其所苦”,幫助患者解除緊張、恐懼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