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會失眠、多夢,其實就是神經出現了問題,神經功能紊亂了。白天該興奮的時候,興奮不起來,晚上還處於興奮狀態,所以就失眠了。古人雲:“陽出於陰則寤,陰出於陽則寐。”也就是說,天醒人醒,早上天亮了,人體由靜止狀態變為活動,這就是“寤”,此時陽氣外放,運行在人體陽分裏,是陽氣漸盛的表現;到了晚上,天睡人睡,人體慢慢進入靜止狀態,這就是“寐”,此時陽氣回歸,陰分開始養陰,是陽氣潛藏的表現。人體隻有與天地相應,使陰陽轉換順利進行,才能健康。
對於失眠、多夢,按照我的“五色入眠法”來調理,您也能睡個好覺!大家都知道,大自然的“五色”對應著人體的“五髒”,其中,青色入肝、白色入肺、紅(赤)色入心、黃色入脾、黑色入腎。所以,我們睡覺的時候,先把眼睛閉上,身體自然舒展。然後在心裏想象下麵的場景:
青色的是樹,是廣闊的草原,它進入了我的肝髒,我的每個肝細胞都充盈起來了。接下來是赤(紅)色,大自然中有火紅的太陽,它照在我的身上,進入了我的每一根血管,進入了我的大腦,腦細胞裏麵的血都在歡快地流著,感覺腦很輕鬆,然後再到心髒,就會覺得心髒收縮有力,心充滿著活力。再者是黃色,黃色的是廣袤的大地,我在大地上奔跑,黃色進入了我的脾髒。然後是白色,天空中飄浮著一團團白色的雲,多麼的悠然自得,它進入了我的肺髒,每一片肺葉都輕盈起來,每一個肺泡都在呼吸。最後是黑色,黑色入腎髒,天已經黑了,我該睡覺了……
當青、赤、黃、白、黑這五種大自然的能量進入到我們的五髒之中時,我們就仿佛置身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之中,那是多麼愜意,自然很快就睡著了。我把這個方法教給過很多人,大部分人試了之後,都說,不用三五遍,就能睡著了,而且整夜都睡得很香。
當然,我得提醒一下,五髒對應著五行,肝應木、心應火、脾應土、肺應金、腎應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複 始,五髒這個風水場的順序可不要亂了。
當然,如果有的人失眠比較輕,可以睡前半小時喝一份牛奶,約200克左右即可,因為牛奶裏麵含有很多人體必需的礦物質鈣,有鎮定神經的作用。另外,晚上用熱水泡泡腳,對緩解失眠也有好處。
冬季手腳發冷,泡腳、艾灸補腎陽
手腳發冷,一般是由腎陽虛引起的。很多人覺得其實這也沒什麼,我們到熱一點的地方,不就沒事兒了嗎?但其實“尋風水”不如“改風水”,補腎陽的方法非常多。艾灸和食療都可以調理,何不試試看呢?
進入冬季後,不少人都有手腳發涼的現象,有些人認為這是所謂“腎虛”的表現,強調要運動,要進補。於是不少手腳發涼的人就盲目地早起鍛煉,進食補品。其實,這並不符合中醫對症治療的原則。
中醫理論認為,補腎要先弄清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不能盲目亂補,亂補對身體有害無益。一般說來腎陽虛主要表現為臉色蒼白、浮腫、腰腿冷痛、尿頻而少、陽痿、閉經等症;而腎陰虛則會出現腰膝酸軟疼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形體消瘦、皮膚幹燥、尿少而黃等問題。
手腳發涼多是由腎陽虛引起,但不管是陰虛還是陽虛,匱乏到一定程度,就是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比如說腎陰虛時間長了會有腎陽虛的症狀,也就是兩種症狀都有很多。所以我們在補腎陽的時候,一定要補腎陰,這就是陰中求陽。
腎虛為什麼會表現為手腳發涼呢?在中醫講,人與自然和髒器的對應關係中有五行、五髒與五氣的對應,寒對水,腎調水,若是天冷了,人受了寒氣的侵襲,正不壓邪時,最易受傷的就是腎了。腎陽是諸陽之首,若腎陽虛了,腎調節的精氣,在通過脾的輸布到達四肢的時候,就會是涼的,因為寒,血運行也不旺,就不能抵禦外寒,造成四肢發涼,此時機體產的熱不足,就暖不熱被窩了。
特別是在冬季這個陽氣內伏的季節,“陽伏於下,於時為冬”。手腳,相對於身體而言是人體的末端,中醫稱其為“四末”,冬季“陽氣內守,不達四末”,所以更容易出現手腳冰涼。
其實,補腎是很簡單的,大家都知道“吃什麼補什麼”。給大家推薦枸杞豬腰粥:枸杞子10克,豬腰子1個(去內膜,切碎),粳米100克,蔥薑食鹽少許,同煮成粥。有益腎陰、補腎陽、固精強腰的作用,適用於腎虛勞損、陰陽俱虧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軟、手腳冰涼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