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養豬養雞農村事 學校放假搞農忙(2 / 3)

關基坪大隊與唐家畈大隊的小學也合並到了趙家坳,趙坳新建的小學當時是生源爆滿,學校沒有多加教室照樣安頓了學生就讀。

可能是幾個大隊生源本身就少,加之趙家坳新學校本身就寬敞的緣故。學生多了更顯得熱鬧富有朝氣,接納的新生各個班級安插進來,無形多了好多新的麵孔,也多了更多的學友。肖垸隊有個晏個垸,是在大肖垸下麵一點,距離不很遠約在幾百米差不多,這垸子一家姓柯,一家姓占,不幾年變成了二家姓占,一家姓柯,因為兒子大了結婚後,因為兄弟之間多就另立門戶了。

在農村兒子結婚後與兄弟父母分家(分開住)是常見的事。姓占的有個老頭我家兄弟姐妹喊他幹爺,老媽媽喊她叫幹娘,幹娘有個娘家親戚是關基坪大隊的,所以就來了個女孩每天中午來幹爺家吃中飯,有時晚上也在他家住,基本等同住在他家裏一樣。

因為二大隊關基坪到趙坳村小學距離遠,學生回家吃飯再來上課不方便。每一天我們是早上到學校上課,中午下課回家吃中飯,中飯吃好來上課,離得遠的學生中午趕回家有人給你燒飯的有口熱飯吃,家裏人忙沒時間給你燒飯的,就趕緊把事先準備好的剩飯菜熱一下就吃,天氣暖和一點就吃口冷飯充饑一下好了。

晏家垸來的個女同學是我一個班級的,人長得秀氣(秀麗)可愛,成績也相當不錯,一路上多了個夥伴話也多了,但她的話比較少,可能不是太熟悉的緣故吧!何況我一路上除了說話就唱歌兒,還學著唱戲的唱些戲劇,一個人又唱小生又唱旦角的,她當然沒有多話說了。

本來我們有點話說的,晏個垸的幹娘喜歡開玩笑,又喜歡逗我玩,一次當著女同學的麵說,把她說得你做媳婦類的話,我趕快轉移話題不理睬幹娘,偷偷看一下女同學臉紅到脖子上來了。本來她的話就不多羞怯怯的,這下好了,話更沒有以前多了。

好長時間這個話還被我隊裏的同學掛在嘴上說,隻要看到她跟我在一起走路,就大叫著:“意哲的媳婦來了!“叫多了就不是新鮮話兒,不是新鮮話兒慢慢就沒有同學喊了。沒有人喊我們就覺得相安無事的好自在,不然總覺得別扭。

中午放學回家我記得吃得最多的是南瓜和芋頭。幸虧早上上學不是很早,學校回家不過十幾分鍾的路程,每天早飯如果吃的是粥,姨(媽媽)就把鐵罐偎在火塘邊上。

火塘燒過火以後有著炭熱度可以延續一大上午,如果是吃南瓜或芋頭,姨也會把鐵罐同樣放在火塘邊上,等我中午放學回家還是溫熱的。

如果是夏天幹脆就吃冷飯冷菜,不過總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家裏下田地幹活的人吃中午飯起碼在下午2點左右,一般是中午一點多鍾回來,趕緊簡單燒口飯吃一下就去幹活,有時幹脆是把飯帶到山上或田地裏吃,這樣更節省時間。

帶出去吃的大多是小麥粑,中間用蔬菜做了粑含(餡)的,雖說吃的是冷的,但有菜有油鹽味。所以我們家盡可能地種小麥,稻穀的產量不高,一家人吃肯定不充足。

隻有小麥與其它雜糧搭配才勉強解決肚子問題。責任到人到戶的旗幟,是黨中央明智之舉。在大鍋哄,大集體的年代百姓沒分日夜地勞作,始終沒有解決溫飽問題,自從田地到戶之後,家家有了新的動向和奮鬥目標。也就慢慢地富裕起來。

人人都學會了種田種地,個個學會了種菜燒飯,慢慢地會做手工的女孩越來越少了。田地下放到戶後,每家會按時向村部上交農業稅,給不起錢的寧願自己餓肚皮也要把糧食上交到村裏作為稅收上交。每家的田地分派時,又涉及到了特產問題。

農村最多的是板栗和茶葉,再有就是桑葉,總稱:桐、木、栗、桑、茶。桐是榨桐油的桐子樹,桐油可以做油柒調灰用,木是木籽,木籽可以打皮油,皮油以前農村做菜用,就是有點澀。樹葉飄紅,就是現在九資河旅遊風景紅葉節。栗是板栗,肖垸的板栗最多,都以人家地是祖上的就分給你家了,我鄰居家板栗最多呢!

我家板栗不多,隻有幾棵而已,我小時在祖墳山上栽了近二十棵栗子樹。茶是茶葉,肖垸的茶葉是野生的,沒有任何人工種植的,天然茶葉無任何汙染,好是好,就是用老辦法手工炒,炒好了就挪,泡出來的顏色是黃紅色,這顏色可能與泡的方法不同,放在火塘邊上經過火烤了後才變的顏色。這就是趙坳的五大支柱產業。計劃生育政策下來後,無意超生人家會有計生辦的人員來找你罰款。

第二十八章:砍柴賣錢交學費算命說書農村愛

交通是經濟的命脈,早在土地到戶時就明顯凸顯出來。趙家坳是九資河鎮林木重地,上麵有三省堖林場,中嶺林場。趙坳的森林麵積又數肖垸最多,肖垸直上是中嶺林場,再往上就到了豬鬃嶺,過嶺就是安徽金寨地界。

所以在肖垸隊河之西細肖垸建了木材場,木材場地無非就是把公路修上去,在路最後端挖平一個堆放木材的大坪,這大坪就叫木材場。農民的材、木料都要集中堆放在這裏等人來收購。

這幾天我利用放暑假時間與大哥到山上撿次材到木材場,次材就是樹木下麵能鋸成木板,圓又大又直的部分按兩米兩或二米格成了木料,樹杪兒能鋸成小木板的或大的樹椏兒直又長的也能鋸成小塊木板就叫次材。木料、次材都有人要收購的。

鄂的(我家的)山林有三塊,一小山林是有祖墳,有祖墳的山林一般要分給你後人的,不能不分季節地瞎砍劃。再有就是肖垸之西北的鬆林杉木林,肖垸北的雜林林。一般每一家都有鬆林林和雜木林的,因為鬆林杉木值錢,雜木不值錢的。鬆杉森林家家搶著要,雜木林是無人問津的。但小隊裏采取就近和拈紙頭(寫好森林地址讓你去拈,拈到那兒看你的運氣了。)的方式來完成山林分派。

說句後話,開始雜木沒有人要,瘋著搶鬆林杉木林,風水輪流轉,後來家家種木耳,再後來家家種天麻,都能大小雜木通用的,可能賣個好價錢的,但要種植木耳和天麻隻有雜木才可以,鬆杉木卻派不上用場,不過,鬆林可以種茯苓,它也是九資河的支柱產業名貴藥材。除此外,好多不知名的貴重藥材,外麵好多挖藥的人來挖。

吃好了早飯我們一人拿個大杵(Y字型,高度比肩膀低一點,馱木料時歇息時,把木料後麵放在岸上扛起來,前麵用叉兒把木料撐起來,自己可輕輕扶一下保持平衡就可。)和斧頭鋸弓鋸。這弓鋸弓是用節巴密又細的竹子做成,先要拿點稻草燒著(點燃)再把選來的竹子中間在火上麵燒,估計燒熟了時把竹子大一頭捆在樹下麵,小的一頭用手往下扳成弓形,還要不時在中間用稻草勒(來回摩擦)發熱和光趟(光滑)些,再二頭用繩子繃緊成弓狀,這時可以把樹上捆的一頭改(解)下來,因為繩子已經把它固定成弓樣了。

再把鋸皮(弓鋸寬齒又粗,鋸木料快。)比劃一下,用手鋸兒二頭格(鋸)斷成斜角度後,竹子二頭又要從中間格個口子便於放進鋸皮子,鋸皮子二頭有盤圓形剛好扣住鋸弓二頭,這樣鋸弓就打好了可以用了,這弓鋸我來拿,它還是昨天我與大哥一起打的弓呢!在山上找直點的次材,二頭用鋸兒格一下,長短在二米長以上好看些。在山上檢了一天半,當然包括一根根的馱到堆放場地,每一根次材除我馱的輕點外,哥馱的每一根在100斤以上。

那個時候我想自己大概也能馱過七、八拾斤的樣子吧。全部馱好了放在那裏沒有人來收購,大哥說放在這裏不知什麼時候也人來收購,也不保證別人不來偷著賣的,這個木材場離我家大約有一華裏地看管也不方便。我說:“好呀,但好遠,馱下去好累呢!”

大哥就問別人借了個板車準備拉到羅家畈鄉去賣。那裏的價格比細肖垸要貴點,我是聽取他的意見的。板車裝次材也要裝好,不能前麵裝得太重,不然下坡時後麵輕跑得快危險。

後麵稍微重點下坡時拖著走要慢好多,相對要安全。大哥對這方麵有經驗,是他碼次材在板車上時說的,讓我長了這方麵的知識。因為在哥的眼裏我長大了自然免不了馱木材拉板車的命運。

第一次與大哥從細肖垸的雞公路上拉次材,這條公路是沿著山腳下蜿蜒徐徐而上的,有好幾個有坡度的地方轉折點幾乎呈九十度,幸虧那個轉折點相對挖得寬些,不然開汽車拉板車太危險了,大哥在前麵拉,我在後麵死死地把板車往回拉,盡管如此大哥與板車是連跑帶走的。我在後麵喊:“哥,慢點,小心。”

他身子向後頂,雙手不斷要掌握方向,還要向上提著二個粗重的板車把子,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板車在下坡時盡量跑慢些,每到一個轉急轉的地方,我在後麵邊向後邊拉邊叫,大哥一聲不響隻是累得喘粗氣。好不容易到了平點的地方,大哥控製住了板車前進,我趕快跑到公路邊上找來二個大點的石頭塞到板車砣(板車輪子)前麵,並塞緊保證板車不向前跑,我倆才有空鬆手休息了。

好不容易休息了一會兒,聽到不遠處有汽車上來的聲音,大哥說有汽車來了,我們把板車拖到路邊吧,不一會兒對麵開來了輛東風卡車,卡車好高大還帶著大車廂呢,司機看到我們向邊上移動得慢慢就按了幾下喇叭。大哥說:“叫什麼叫,有本事你來拉得試試!”

等拉到了大路上(趙坳村就是大公路,公路到三省堖林場。)就輕鬆了好多,路寬敞又平坦些許。拉到了羅畈鄉木材收購站就收購了。賣的錢先給我保留八塊錢進初中的學費,還特意賣了個大的洋瓷碗學校吃飯用。哥說:“這個碗,好吧,又大,又漂亮!”

從一年級開始,小學語文大都是啟蒙的柯老師帶,記得有一次關於詞句的事柯老師把他的備課本子給我看,並讓把好的詞句抄下來。這是個綠色塑料外殼的長方形本子,裏麵是鋼筆黑色墨水記載的內容。

晚上拿回家我按老師指定的頁麵認真抄寫,等抄寫完子就好奇地翻翻老師記載的其它內容,突然五形甲子類的出現在眼前。

內容包括看日子的全部內容。我趕快抄下了60甲子歌訣與小部分內容。這方麵也是我愛學的,第二天還本子給老師時請求他把本子借給我抄下裏麵看日子的全部內容,但被老師一口回絕了,臉上還流露出憤怒的表情,似乎怕自己神秘的一麵被人家窺視一樣。

說到看日子算命是我的所愛,不但因為他好玩,主要是有神秘感。我有個幹爺是個瞎子,人家叫他胡瞎了。他不但會算命,還會拉二胡說書。隻要一到肖垸來就住在我家裏,白天就拉二胡算命,晚上就說書。他說完,我就記下了。內容講給別人聽,後來自己說書有內容。

他說。書可好聽了,主要是聲音清脆,說書的調兒好聽。再有算命遠近聞名,人家都說他算命很準確。有時他高興教一丁點算命的內容給我,我是喜歡學那些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算命是年上起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時,生辰八字或者說八字,實在是周易術語四柱的另一種說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時間、即年、月、日、時。在人用天幹跟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辨來表示年、月、日、時,如甲子年、丙申月、辛醜日、壬寅時等。每柱兩字,共稱八字。最早學的是,甲己之年丙作初,乙庚之歲戊當頭。丙辛同上庚寅起,丁壬年間順壬流,戊癸之年何處起,正月始從甲寅求。再就是月上取日,月上取****不會起,不能算混天甲子,但我買萬年曆就可以查了,有日子就是日上起時了。甲己合化土,起丙火(寅),後生前。乙庚合化金,起戊土(寅)丙辛合化水,起庚金(寅)丁壬合化木,起壬水(寅)戊癸合化火,起甲木(寅)起時:甲己合化土,起甲木(子),後克前。乙庚合化金,起丙火(子)丙辛合化水,起戊土(子)丁壬合化木,起庚金(子)戊癸合化火,起壬水(子)。我一直認為算命測字等是社會知識,知道一點總歸要好,但不能拿他去騙人。這也是個社會知識的範疇,祖宗留下來的呢。

自從有了自己的鼓兒後,我就有事沒事的打鼓板說書兒。

雖說讀書沒有落下,但業餘時間都放在拉二胡,學算命、看日子、測字、打時上。也是這些內容充斥了我我業餘生活,總覺得自己的生活五彩繽紛,而且勁頭十足。讀書最愛是語文,其次就是曆史。數字英語不知怎麼搞的,反而有點抵觸情緒,說有抵觸情緒是太重了點,但不認真。隻有語文曆史才認真些。說我忙人家不一定相信,因為他們會覺得小孩子除了玩就是讀書,有什麼好忙的呀,可我天色朦朧時就起床,一個人到我家左邊的樹木裏練習排打(掌根與拳頭由輕到重在大櫝樹上擊打。)功,站樁。排打。

包括一隻腳站立。有時在大河(大河也在屋之左,與櫝樹林相鄰。)邊讀點與此景相符的詩句,陶醉一下我的情愫。我的二胡(就是自己做的胡琴)有時也被人家借去玩,但不是很要好的人我不會借的,害怕別人損壞了我做製的樂器,有時人家來借說是在那個地方晚上人家要請去玩的,我不肯時請讓我一起去玩。因為農村唯一有文化娛樂就是自我唱些老歌兒,但有唱的必需有拉琴的人才好,所以學拉琴的光我村就有六七個人會拉,我小隊加我一起就有二個人。

我拉琴不要譜子的,隻要我會唱就會捉摸出譜子來,哪譜子是從內心生成的。知道不準確,但可以與別人合奏。

自從與大哥捉了個奶豬兒後我也要承擔扯稞子。我家自身糧食本來不充足,最多給豬兒吃的要麼是放了二天的剩下飯菜,要麼就是喝飯(把米燒熟或半熟之後,在冬天直接用鐵罐濾幹米湯,在熱天就用梢箕(濾飯用具)濾幹米湯。這米湯是唯一能給豬吃的。農村孩子幾乎沒有未扯過豬菜的,我也不例外。

大抵從記事時候起,這就是我們兄弟姐妹每年的例行農活。豬喜歡吃什麼,勉強能夠吃下什麼,農村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比較清楚了。苛子野菜、野麥子、灰灰菜、三葉草是上好的;還要看豬愛不愛吃;茼蒿軟是軟,但味道不太好,有些豬喜歡,有些豬則經常嫌棄地“哼哼”,吃得不很開心。姨笑著說:“鼓勁吃飽。聽見沒。”

還有很多豬菜,我們叫不上名字,但對它們的性情卻很是了解。不過,為了完成任務,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隻要是豬菜,就會來個“羅通掃北”一手抓。回來說:“提籃我給扯滿了!”

這件事往往會移到下午幹,下午田邊地角沒有露水,上午早點到處露水多,晚點時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露水同樣有。稞子扯好了就可以趁機邀夥伴一起昏天黑地玩個痛快。主要是還可以邊扯邊哼著老歌呢!總之讓人高興的事!扯得不好就挨罵:“扯不到,就瞎扯,該打!”

第二十九章:潑婦罵人也好笑人善總會被人欺

中午剛放下碗就聽到有個女人類著嗓子在蛋(罵)人。

開始聽到有個男人在對罵幾聲,蛋(罵)人終歸不是男人的強項,沒接幾招就敗下陣來,好大一會兒還沒聽到男人回罵,姨說這個潑婦又在蛋人了,不知是誰招惹了她!原來這個女人在我隊蛋人是出了名,人家沒有理睬她還在哪裏蛋(罵)真是氣人,看她不饒人的氣勢,誰知把家裏的媳婦惹火了就出來對著罵。過不大一會兒又加入了一個聲音蒼老點的女人進來說:“嗯(你)的歌兒唱得好,辛苦了。”

常言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話一定沒錯,那裏一定好玩極了,等我去看熱鬧時,哪二家中間立著好幾個人,還有抱小孩的女人也在笑著看二家吵架。吵架的二家相鄰不遠,中間就隔著個長條形的稻場。那肥胖的愛蛋人的女人約有四十多歲,被蛋(罵)的女人也有三十好幾的樣子,不過相比起來要清瘦了許多。但嘴上不能輸給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