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圖南(2 / 3)

隻是很快他就重新睜開了眼睛,搖了搖頭。

大道理他都懂,可是他卻不能這麼做。眼下他是騎虎難下、不進則退,隻能奮力一搏,全力爭奪河北之主這個位置。如果自己什麼都不做,就這樣帶兵退回青州去,那麼不僅投奔自己的郭圖、辛評等人會紛紛離開自己,原本麾下那些意圖攀龍附鳳的人也會離心離德,轉而投靠鄴城,將自己和青州賣給那個想要將自己除之而後快的弟弟。

況且,袁氏內部的喋血爭鬥絲毫不遜色於帝王之家,自己還看得少嗎,曾經自己父親和叔父就是一對活生生的榜樣,失敗者的下場,袁譚可不想自己去品嚐。

“王別駕。”袁譚歎了一口氣,“王霸之道、兄弟情義,這些譚都明白,隻是譚卻不能這麼做!”

“使君——”王修見狀還待再勸,袁譚已經搖搖手,不再理睬,轉身大步走下了城頭。

“亂世需用霸道救世,而帝王將相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兄弟之情!”

···

河北袁氏內鬥跡象已顯,關東暫無兵事,在先前的北方大戰中取得勝利的閻行一方隨即將目光轉向了西南的漢中張魯。

在驃騎將軍府的文武看來,由米賊張魯割據的漢中殷富有蓄,而且巴蜀兵力弱小,正可趁著北方無大戰的空隙派遣一支兵馬南下進取漢中,從而達到奪取巴郡糧倉、損有餘以補不足的目的。

因此,在建安七年的秋季,由將軍閻興統帥文武裴輯、法正、閻規、馬均、張就、全去惡、馬岱、馬鐵、馬休及降將高柔、成公英等人,率領步騎三萬,彙合武都的蘇則兵馬,進攻漢中張魯。

大軍一路所向披靡,沿途羌氐部落如影隨從,但卻在陽平關碰上了張魯派出的漢中守軍,敵將張衛、楊昂據險而守,南征大軍連日攻打不克,而漢中兵將畏懼南征軍,也不敢出關野戰,於是兩軍在陽平關對峙,一直僵持到了十一月。

陽平關外,閻軍大營。

主將閻興與監軍裴輯、參軍法正幾人默然坐在席位上,相對無言。

此戰伊始,閻行是抱著樂觀的心態來看待的,畢竟有知曉漢中地理的法正擔任參軍,兵分多路協同進軍,加上巴蜀兵弱,南征軍中又有馬均督造的各類攻城器械,無論是攻堅還是野戰,南征軍都毫不畏懼,因此他和幕府文武皆相信漢中一定能夠手到擒來。

閻行甚至密令閻興,若是提前拿下漢中,巴蜀又有機可乘的話,可以派遣裴輯、高柔等人聯絡蜀中,裏應外合,趁勝進攻蜀地的劉璋,一鼓作氣奪取益州全境。

可沒想到,南征的形勢隨著時日推移卻變得愈發不利。先是幾支兵分從斜穀、駱穀的偏師因為連日大雨,秋汛山洪衝垮棧道,無法南下會攻漢中;其次是敵將張衛、楊昂控製山險、據守不出,那些適合在平原攻堅作戰的攻城器械收效甚微,就連重型拋石機也對嶙峋陡峭的山體無可奈何,南征軍強攻不下;最後是法正建議派遣走山中間道的奇兵遭受板楯蠻兵的伏擊,損失慘重,大敗而還。

沉默許久,身為主將的閻興終於開口,他看著裴輯、法正幾人沉聲說道:

“驃騎將軍遣使傳令,若是南征事不可為,可暫行北撤,撤退途中需防備米賊抄山中間道截擊我軍。”

法正心思動了動,抬眼望向閻興問道:

“將軍,莫非關東有警?”

法正身為幕府謀臣,他深知驃騎將軍期盼著南征軍能夠攻取漢中,為此不惜調度大軍南下,如今捷報未傳,幕府卻傳令南征軍勒師北撤,唯一可能的情況就是關東又出現了新的情況。

閻興沒有隱瞞,他點了點頭。

“的確,許都曹操率領大軍南攻荊襄,連下博望、西鄂等城邑,南兵節節敗退,驃騎將軍應允了荊襄使者的求援,已經派遣伯陽、文遠多名將軍率軍東出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