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1世紀技能框架對英語教師教材處理策略的啟示
教育與管理
作者:陳璠
【摘要】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調整的變革時期,呈現出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態勢。作為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中國承擔著重要的曆史使命和國際責任與義務。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工具。在21世紀,作為教育強國的美國率先提出21世紀技能框架,它的提出對教育工作者給予了新的挑戰,尤其是作為在二語環境下的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線英語教師如何使用現有教材,對教材進行處理就顯得極其重要,既要使學生達到課標要求又同時具備新世紀技能。
【關鍵詞】21世紀技能;教材;教材處理
一、21世紀技能提出的背景
為了能夠在未來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持續領先和應對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後對國家的很多領域和行業都推行了改革,當然也包括對教育領域的全麵改革。早在20世紀90年代,一些國家和國際教育組織就開始討論21世紀所必需的技能,進入21世紀,這些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作為教育強國的美國,2002年在聯邦教育部的主持下成立了“21世紀技能合作組織(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該組織將21 世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進行整合,製訂了《21世紀技能框架》,並以合作夥伴的形式將教育界、商業界、社區以及政府領導聯合起來,幫助21 世紀技能的培養融入到中小學教育當中。合作組織的成立標誌著國家提高了對培養21世紀人才的重視。麵對日益加劇的全球性挑戰,如果我們的學校教育仍然保持不變,那我們的學生該如何應付未來的世紀挑戰?因此,與時俱進,加強對21世紀技能的學習和解讀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21世紀技能的內容
在新世紀工作、生活和學習,要求我們具備一整套擴展了的技能、能力。我們必須為畢生和整個職業生涯持續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新技能做好準備。這對於我們未來生活都要麵臨那些來自各方麵的挑戰是一次有力的探索。21世紀的教育,不僅包括核心科目的掌握,如閱讀、外語、美術、數學、經濟、科學、地理、曆史、政府和公民,在堅實的學科基礎知識上,注重適應現代社會的主體,去理解和解決現實世界的各種問題和挑戰!這些技能應包括:學習與創新技能、培養信息、媒體與技術素養技能、職業和生活技能等。
三、21世紀技能框架解讀
2007 年3 月,合作組織發布了《框架》的更新版本,全麵、清晰地將各種技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呈現出來,並設計了係統的方案來保障計劃的實施。新的框架以科學理論為支撐,並且具有實踐的可操作性,加入該組織的14個州在它的指導下有效開展了“21 世紀技能”計劃。
“三大技能” 下方與其垂直的部分,構成了一個底座承托著上半部分。“合作組織” 的專家首先提出修改評價標準,具體做法包括:1)在核心課程標準中加入“21 世紀技能”;2)增加標準的深度而非廣度;3)修改對教師、教育管理者的評價標準為21 世紀教育工作者的標準,在教師教學標準中加入21 世紀教學技能要求。其次改革課程與教學,“合作組織”建議課程的開發與設計在重要觀點和問題上廣泛征求意見,教育工作者、企業人員以及社區領導都要參與。教學設計與課程相匹配,由教師引導轉向學生獨立應用、說明和解釋,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再次,“合作組織”建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及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21世紀技能為發展教育適應21世紀社會變革的需要,提供了一個富有新意且全麵係統的戰略。21世紀技能框架就是為設計一種適應21世紀教育的途徑提供一個大膽的框架,這條途徑旨在讓我們所有孩子成功應對這個偉大新世界的挑戰做好準備。21世紀技能就許多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怎樣改變課程、教學法、評估、技術運用乃至學校的組織機構,以便讓學生為在21世紀的全球社會和經濟大背景下成為有作為、有創新的公民和勞動者做好準備,為我們重新思考在一個急需革新、創造、自勵和自我引導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以解決日益複雜的全球問題的世界裏如何學習和傳授知識這樣一個問題,提供了深刻而常識性的理論指南。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尤其作為一名英語教育者,如何在教學中實現這些技能,如何在一個非母語環境下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是值得我們每個英語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麵對21世紀的教育,強調學生的學習能力,但這一切技能的獲得離不開並且需要新型和具有研究性教師的指導。因此,根據21世紀技能框架和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使我們對現行英語教材的使用以及教師使用和處理教材的策略有了新的指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