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營造承接產業轉移體製環境。產業轉移是資源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就成為寧夏的一項重要工作,事實表明,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實質上是體製機製創新的過程,承接產業轉移關鍵是營造良好的製度環境。規劃要求從營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營造公平公正的法製環境、營造誠信文明的市場環境方麵入手,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法製建設,加快信用體係建設,營造適宜承接產業轉移的體製環境。
4.推進重點領域開放合作。寧夏因其既具有與伊斯蘭世界同質性的獨特的人文優勢,同時也具備資源富集、區域優勢特色產品的優勢。所以應確立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著力持續提高開放型經濟的水平,善用與阿拉伯世界在經貿交往上所積澱的深厚經驗,獨具一格的人文優勢,成為國家向西開放戰略的橋頭堡和主陣地。首先推進重點領域的開放與合作,強化開放平台的建設,提高向西開放的水平和層次。其次,要積極推進能源合作,探索能源合作長效機製。第三要支持本土企業走出去,尤其是到阿拉伯國家進行合作發展。第四要開展與穆斯林地區在農業技術、農產品加工、防沙治沙技術等方麵的交流合作。最後推進麵向阿拉伯世界的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
二、落實創新對外開放機製體製的實現路徑
為了落實實驗區創新對外開放機製體製,有必要把握其關鍵因素,突出重點,整體突破,確保體製機製建設落到實處。為此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重點把握。
1.開放通道建設是創新對外開放機製體製的支撐條件。構建互聯互通的國際大通道是寧夏與阿拉伯世界實驗區建設的重要保障,首先要著力構建向西開放戰略通道,充分應利用航空、鐵路、公路、電網、通信為載體的立體綜合網絡建設,建設與穆斯林國家的全方位、立體式、全功能和網絡化的通道體係,向穆斯林國家輻射,完善國際綜合運輸通道,提升口岸的綜合交通功能,確保寧夏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大通道和大樞紐。
2.試驗區建設應加快麵向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世界開放平台和窗口建設。要著力培育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提高銀川為代表的區域中心城市對外開放的輻射能力和帶動能力,加強陸路口岸、內陸開放新區、綜合保稅區的建設,提升實驗區內對外開放的功能。要著力提升銀川綜合中阿博覽會、綜合保稅區等對外開放平台的作用,創新對外合作機製。
3.試驗區建設應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的政策。實驗區應從貿易、投資、稅收、財政等政策體係層麵加強對外開放的支持力度,加快體製機製的創新,探索取消製約向西開放的政策壁壘,確保政策的持續性,使政策措施體係成為區域開放的引擎,改善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的職能,提高政府的服務意識,增強打造西部地區向西開放的軟實力。
作者簡介:董儉堂(1975- ),河南南陽,現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講師,從事宏觀經濟管理、產業經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