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口飲用,有利消化。
進食牛奶時最好小口慢慢飲用,切忌急飲,對碳水化合物要充分咀嚼,不要狼吞虎咽。這樣,可以延長牛奶在胃中停留的時間,讓消化酶與牛奶等食物充分混和,有利於消化吸收。
3.晚上飲用,安神助眠。
很多人會問何時飲用牛奶好?就營養而言,兩者並無多大區別。按照一般的習慣,以早上或晚上飲用者居多。一般地說,如果每天飲用2杯牛奶,可以早晚各飲1杯。如果每天飲用1杯奶,則早晚皆可。晚上飲用牛奶可和在飯後兩小時或睡前一小時,這對睡眠較差的人可能會有所幫助。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具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4.冷飲熱飲,任君自便。
對於牛奶煮混後,其營養成分會受點影響,如B族維生素含量會降低,蛋白質含量會有所減少,但總的損失不會很大。飲用方式要看各人的習慣和腸胃道對冷牛奶的適應能力而定。一般而言,合格的消毒鮮奶隻要保存和運輸條件符合要求,完全可以直接飲用。如果需要低溫保存的消毒鮮奶在常溫下放置超過4小時後,應該將其煮沸後再飲用,這樣比較安全。
5.特殊人群,巧選品種。
有些人喝了牛奶以後,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的症狀,醫學上稱之為“成人原發性乳糖吸收不良”。患有此症者可選食免乳糖的鮮奶及其製品,或直接喝酸奶。對高脂血症和脂肪性腹瀉患者而言,全脂牛奶也不十分適宜,可改喝低脂或脫脂牛奶。老年人容易骨質疏鬆,可以喝添加鈣質的高鈣牛奶。
我們提倡喝牛奶,但是牛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喝得,有些人喝了牛奶後不但不能保健康,而且還會給自己的帶來麻煩。那麼哪些人不能喝牛奶呢?
1.經常接觸鉛的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鉛在人體內吸收積蓄,容易引起鉛中毒,因此,經常接觸鉛的人不宜飲用牛奶,可以改飲酸牛奶,因為酸牛奶中乳糖極少,多已變成了乳酸。
2.乳糖不耐者:有些人的體內嚴重缺乏乳糖酶,因而使攝入人體內的牛奶中的乳糖無法轉化為半乳糖和葡萄糖供小腸吸收利用,而是直接進入大腸,使腸腔滲透壓升高,使大腸粘膜吸入大量水分,此外,乳糖在腸內經細菌發酵可產生乳酸,使腸道PH值下降到6以下,從而刺激大腸,造成腹脹、腹痛、排氣和腹瀉等症狀。
3.牛奶過敏者:有人喝牛奶後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個別嚴重過敏的人,甚至會出現鼻炎、哮喘或蕁麻疹等。
4.返流性食管炎:牛奶有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壓力的作用,從而增加胃液或腸液的返流,加重食管炎。
5.腹腔和胃切除手術後的患者:病人體內的乳酸酶會受到影響而減少,飲奶後,乳糖不能分解就會在體內發酵,產生水、乳酸及大量二氧化碳,使病人腹脹。腹腔手術時,腸管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腸係膜被牽拉,使術後腸蠕動的恢複延遲,腸腔內因吞咽或發酵而產生的氣體不能及時排出,會加重腹脹,可發生腹痛、腹內壓力增加,甚至發生縫合處脹裂,腹壁刀口裂開。胃切除手術後,由於手術後殘留下來的胃囊很小,含乳糖的牛奶會迅速地湧入小腸,使原來已不足或缺乏的乳糖酶,更加不足或缺乏。
6.腸道易激綜合征患者: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特點是腸道肌肉運動功能和腸道粘膜分泌粘液對刺激的生理反應失常,而無任何腸道結構上的病損,症狀主要與精神因素、食物過敏有關,其中包括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過敏。
7.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消化牛奶中的脂肪,必須供給膽汁和胰腺酶,牛奶加重了膽囊與胰腺的負擔,結果使症狀加劇。
8.平時有腹脹、多屁、腹痛和腹瀉等症狀者:這些症狀雖不是牛奶引起,但飲用牛奶後會使這些症狀加劇。
第二節 想長壽,多琢磨菜單
——長壽妙藥就在每天的本草菜單中
常吃南瓜疙瘩湯,祥雲不忘祝壽來
如皋盛產南瓜,每年金秋時節,家家戶戶的菜園、門前和屋頂上都結滿黃澄澄的南瓜,放眼望去,好像有一片金色的雲彩籠罩在長壽之鄉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