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長壽無需尋仙丹,本草自有長壽藥(3)(2 / 3)

老年人長壽的密碼藏在食物裏

人人都想長壽,所以從古代就開始研究長壽秘方。可以說,我國醫學典籍在這方麵的知識和藥方是非常豐富的。所謂的長壽食品,其作用、機製以及實際效果尚有待全麵的科學驗證,但它們都是含有豐富營養素的有益健康的食品,這是確定無疑的。現挑些精華介紹如下:

◆有益老年健康的植物類食物

常見的有枸杞子、黑豆、菱角、大棗、獼猴桃、胡麻仁、胡桃、葡萄、蓮子等。古代醫藥書中還記載著很多植物類食物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如芡實、高粱米、山藥、刺五加、龍眼、桑葚子、柏子仁等。一般說古代中醫和民間所認為的長壽植物類食物都具有補氣益血、調補內髒的功效,從現代藥理研究來說,這類食物大都具有降壓血糖、降低血脂、降低血壓以及保護心血管,增加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和抗腫瘤等作用。

◆有利老年健康的動物類食物

常見的有蜂蜜、花粉、龜、鱉等。古今中外還有很多醫術和民間流傳著某些動物類食品也具有一定的延年益壽的功效,如鹿茸、人乳、酸牛奶、馬奶酒、螞蟻、牡蠣等。一般來說,中醫和民間所認為的長壽動物類食品都具有益腎填精、補養氣血的功效。從現代醫學研究來說,大都具有增強抗病能力,強壯機體,降低血糖,調節內分泌,促進細胞再生以及抗腫瘤等功效。當然,有的食物的抗衰老作用尚未被現代醫學研究所證實。

給自己留點喝茶的工夫,樂活到“茶壽”

茶壽是福建武夷山區的茶農們對108歲的雅稱,為什麼叫茶壽呢?首先是因為茶農們對茶的熱愛,另外我們來看這個“茶”字,上麵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則為“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108,故此得名。

其實,茶本身就是延年益壽之品,有“靈丹妙藥”之效。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主張人有小病,隻需飲茶,不要服藥。如果我們每天能夠抽出時間來好好地品上幾杯茶,也許真的可以快樂健康地活到“茶壽”。唐代的醫學家陳藏器指出“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高度地評價了茶對人的保健作用。具體來說,茶的作用主要包括:

1.提神醒腦。茶葉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用“破睡見茶功”的詩句,來讚揚茶葉的提神醒腦作用。茶葉之所以提神,是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2.利尿強心。俗話說:“茶葉濃,小便通。三杯落肚,一利輕鬆。”這是指茶的利尿作用,飲茶可以治療多種泌尿係統的疾病,如水腫、膀胱炎、尿道炎等;對於泌尿係統結石,茶葉也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常喝茶對預防冠心病也有好處,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茶堿可直接興奮心髒,擴張冠狀動脈,使血液充分地輸入心髒,提高心髒本身的功能。

3.生津止渴。《本草綱目》中說:“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唐朝《本草拾遺》亦雲:“止渴除疫,貴哉茶也。”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溫、除疾的好飲料。

4.消食解酒。飲茶能去油膩、助消化,這是由於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們能溶解脂肪,幫助消化肉類食物。茶之所以解酒,是因為茶葉能提高肝髒對物質的代謝能力,增強血液循環,有利於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體外,緩和與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

5.殺菌消炎。實驗證明,茶葉浸劑或煎劑,對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與黃連不相上下。

6.降壓、抗老防衰。茶多酚、維生素C和維生素P,都是茶葉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這些有效成分能降脂、降血壓和改善血管功能。茶的抗老防衰作用,是茶葉中含有的維生素E和各種氨基酸等化學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

除上述作用外,茶葉還具備保健、醫療作用,因此,堅持經常喝茶,有益於身體健康。但喝茶也有講究,要科學飲茶。若飲茶不當往往會帶來許多不良後果。下麵我們就逐個盤點一下喝茶的誤區:

1.空腹飲茶。茶葉中含有咖啡堿,空腹飲茶,腸道吸收咖啡堿過多,會引起心慌、尿頻等不適,還會阻礙維生素B1的吸收和利用。空腹飲茶還可因大量茶水衝淡胃液,影響消化酶的作用,使飲食無味,食飲減退。

2.飽食後飲茶。吃了飯馬上喝茶,茶葉中的鞣酸會同食物中的蛋白質、鐵元素等發生凝固,影響蛋白質和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