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長壽無需尋仙丹,本草自有長壽藥(1)(3 / 3)

花生富含維生素B6,維生素B6具有褪除黑色素斑痕的作用。

2.健齒

食用花生不產生腐蝕酸,有利牙齒健康。

3.減肥

花生是高脂高熱量食物,但是並不會增加體重。因為花生高蛋白、高纖維、質地易碎,容易增加飽腹感並持續較長時間,花生飽腹感長於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五倍時間,可抑製饑餓,從而減少對其它食物的需要量,降低總能量攝入,避免吃過量。花生吸收效率不高,也是避免增加體重的一個原因。

另據《中國醫藥報》報道,花生中的β穀固醇可抑製口腔細菌的生長,並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中醫臨床有時也會用花生治療慢性胃炎、支氣管炎等消化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口氣不好的人可以每天少量、反複咀嚼花生一次,可以有效抑製口臭。

很多人都喜歡吃油炸花生米或爆炒花生米,其實這種方式對花生米中的維生素E和其他營養成分破壞非常大,而且花生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植物油,高溫烹製後,花生的甘平之性就會變成燥熱之性,經常食用容易上火。所以,吃花生的最好方式是煮著吃,這樣既能保住營養又好吸收。還有些人經常把花生仁(油氽的、椒鹽及帶殼的花生果)和拌黃瓜作為下酒菜,其實,這種吃法是錯誤的,會造成腹瀉,甚至食物中毒。

還有四種人不適合吃花生:

1.高脂血症患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後,會使血液中的脂質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2.膽囊切除者

花生裏的脂肪需要膽汁去消化。膽囊切除後,貯存膽汁的功能喪失。這類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沒有大量的膽汁來幫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

3.消化不良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腸炎、痢疾、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4.跌打瘀腫者

花生含有一種促凝血因子。跌打損傷、血脈瘀滯者食用花生後,可能會使血瘀不散,加重腫痛症狀。

此外,花生含油脂特多,患有腸胃疾病或皮膚油脂分泌旺盛、易長青春痘的人,不宜大量食用。

貼心藥膳:

花生養胃益智粥

功效:益氣養胃,健腦益智

準備材料:花生米、山藥、粳米、冰糖

做法:山藥切丁,花生米開水燙泡1—2分鍾去皮晾幹,搗碎粳米與花生,山藥加水熬煮,快熟時放入冰糖即可

花生小豆鯽魚湯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消腫

準備材料:花生米200克,赤小豆120克,鯽魚一條。

做法:將花生米、赤小豆分別洗淨,離去水分;鯽魚剖腹去鱗和肚腸;將花生米、赤小豆及洗淨的鯽魚同放一個大碗中加入料酒、精鹽少許,用大火燉,等沸騰後,改用小火燉到花生爛熟即可。

延年益壽話保健,茯苓全方位保護您

茯苓的功效十分多:健脾、安神、鎮靜、利尿,可以說是能全方位地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被譽為中藥“四君八珍”之一。

茯苓生長在哪裏呢?一般的大樹枯死或被砍伐後,往往會從枯死的軀幹或殘留的根上生出新的小枝葉來,中醫認為這是大樹未絕的精氣要向外生發。如果大樹枯死後,上麵不長小的枝葉,就意味著附近的土壤下有茯苓,是茯苓吸取了大樹的精氣,使它沒有能力再生發小的枝葉。

茯苓生長在土壤中,而且是在大樹根部附近,它的生長位置告訴我們,它能收斂巽木之氣,讓其趨向收藏。

“人過四十,陰氣減半”,如果人的肝木之氣得不到足夠的陰精製約,就會漸漸偏離常道在體內妄行,導致頭暈、手足搖動等肝風太過的症狀出現。而茯苓,色白,應坎水之精,恰好能夠收斂巽木的外發之氣,使它潛藏於坎水之中。所以,茯苓對於中老年人絕對是延年益壽的良藥。

在古代,人們對茯苓推崇備至,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大樹之精化生的奇物,有十分好的養生功效。相傳慈禧太後一日患病,不思飲食。廚師們絞盡腦汁,以鬆仁、桃仁、桂花、蜜糖等為原料,加以茯苓霜,再用澱粉攤烙外皮,精心製成夾心薄餅。慈溪吃後十分滿意,讓這種餅身價倍增。後來此法傳入民間,茯苓餅就成了京華名小吃,名揚四方了。

《本草綱目》說茯苓能補脾利濕,而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這三者同煮,就可以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