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刷牙
中年過後,由於牙麵磨損和牙周萎縮,牙本質暴露,牙齒易出現敏感症,遇冷、熱、酸、甜,就感到牙齒酸軟。這種反複的過冷、過熱的刺激,會導致牙髓炎,損害牙齒的健康。民間有“溫水牙,冷水麵,熱水腳”的說法。用溫水漱口刷牙,避免過冷、過熱的刺激,可以減少牙髓炎症的發生。
給胃貼個膜
養胃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愛護它,體貼它,不勉強它。不能嚴重饑餓,也不能讓它脹得飽滿;少吃煎炸油膩,少吃冷飲冰食,少喝酒,也不吃太燙太鹹的東西。不舒服的時候多喝爛粥,吃軟麵條和軟飯,以及發酵麵食。
白領最容易得的胃腸道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和消化性潰瘍,這三種病都和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態有密切聯係。
牙齒保健操
生命在於運動,牙齒也需要運動。一日三餐,牙齒雖然也在運動,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動卻不能完全代替保健運動那樣,三餐飯的咀嚼動作並不夠,牙齒還需要自身的鍛煉。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牙齒保健法,如叩齒、轉舌按摩、鼓漱、解便時咬緊牙關等。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尤其是工作的緊張程度更是大幅度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腸易激綜合征的患者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並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腸易激綜合征,白領患者非常多。有人認為這可能與他們在工作餐時間常討論工作的習慣有關。但事實上很多人都喜歡在吃飯時聊天,卻沒有因此而患上胃病,這說明隻要是在情緒放鬆的情況下,吃飯時談話對胃沒有太大的損害。
但是,情緒對胃腸的影響就十分密切了。像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腸易激綜合征,就和焦慮、抑鬱等異常的心理因素有直接關係,消化性潰瘍也有顯著的情緒障礙表現。現代的研究證明,情緒越急躁的人越容易患這種疾病。
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內髒
臨床實踐證明,社會環境和人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內髒。根據巴甫洛夫教授的條件反射理論,人的大腦皮層是人類思想和行為的最高調節機構,負責調節人的中樞神經,對軀體疾病特別是內髒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人體的內外感受器官在強烈情緒的刺激下會使大腦皮層過度興奮,讓人感到疲勞、衰竭,於是皮層發出了抑製信號,這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的功能性紊亂,胃及十二指腸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會痙攣、收縮,使胃腸組織供血不足,營養供應發生障礙,這時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抵抗力減弱,不適的感覺就會出現。
而這種疼痛反過來又會反射回大腦皮層,加重皮層的功能性障礙,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性情急躁、容易焦慮的人在工作緊張的情況下很容易得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和消化性潰瘍。另外,男性、有家族病史、經常上夜班或三班倒的人、O型血和抽煙的人都要特別注意。
白領要注意調養腸胃
工作繁忙的白領們如果自己不注意調養腸胃,天天重複不良的生活習慣來傷害自己,醫生就是有妙手回春的本事也治不好了這些“胃腸職業病”。高脂肪的食物會抑製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所以每天的攝入量最好控製在適度的範圍內,吃太多會不容易消化,直接給腸胃造成損傷。
胃口不好的人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絕不能饑一頓飽一頓的。同時少吃產氣的食品,比如:奶製品、大豆、豆角、卷心菜、洋蔥等等。葡萄汁、蘋果汁和梨汁有可能引起腹瀉。高纖維質的食物,如魔芋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是良好的腸胃動力提供者。有一些人會對含乳糖的食物吸收不良。還有一些穀類、麥麵類、奶製品和果糖等等會使胃腸症狀發作或加重。
給胃貼膜的秘訣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吃多餐,飯隻吃七份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忌暴飲暴食。
二、改變飲食習慣
按時就餐,要坐著吃飯不要站立或蹲著。戒吃辛辣、油炸、煙熏食物如燒烤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積極食療和按摩保健
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症,建議多吃;另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