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抬下肢
平躺在床上,兩條腿伸直,先抬一側腿,直著抬起來不打彎兒,在能抬高的最大高度情況下努力抬一點再放下,然後再抬另一條腿,操作同前,這樣反複進行,各抬20次。這個練習動作和彎腰練習的目的是一樣的,隻是一個站著做,一個躺著做,都是拉伸椎管內外的脊神經和神經根,解除神經組織卡壓或粘連。
7.側壓腿
很多腰痛的患者,都伴有下肢的症狀,輕則麻木,重則疼痛,過電樣感覺,這多是坐骨神經受刺激的症狀。側壓腿這個動作可以有效緩解坐骨神經卡壓和刺激症狀。具體操作是:雙腿下蹲,兩下肢交替向外側伸直,身體彈動2~4次。
繼壓健腿,共交替4次。注意練習時不要一下子用力過猛,否則容易拉傷梨狀肌。
8.牽吊
雙手抓住單杠,全身放鬆,用自身的體重對腰椎進行牽引,每天一次,每次堅持5分鍾。這個動作對腰椎有一定好處的。舉一個例子,我們在兩片麵包之間抹些果醬,疊好放在盤子裏,果醬會從麵包間隙中滲出;此時稍微將兩片麵包拉開一點點,滲出的果醬就會被吸回去。“牽吊”這個動作,就是這個道理。懸吊軀體時腰椎之間幾乎不承受壓力,反而變成反向的牽拉力,這樣可以促進病變椎間盤的回納和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對於既往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慢性緩解期完全可以放心練習。
9.踢毽子
站立時,用感覺不適的腿踢毽子,每次踢20~40個,如果沒有毽子,可空做動作。這個練習的意義同側壓腿。
腰部保養5注意
經常腰疼的患者,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對腰部進行日常保養。中醫專家對此提出5點建議:
1.一旦感到腰痛,請及時就診,通過醫生的檢查,找到腰疼的病因所在,並且配合治療。
2.當腰疼症狀有所改善後,可以考慮功能鍛煉。加強腰背肌的力量,注意不要在腰痛時鍛煉,鍛煉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每次稍微“欠著點兒”,少做一兩下,是一種好方法。
3.搬重物時,務必采取蹲下身體,雙手持物然後保持上身直立,下肢蹬地起身的方法,千萬不要彎腰起身。此外,搬起重物後,切不可原地扭轉上半身。
4.如果診斷為腰部病變,不要長期佩戴護腰,以免腰部肌肉更加無力;平時要睡硬板床。
5.不要養成戴護腰的習慣,急性扭傷腰部及急性腰椎間盤突出,腰部無力可以用護腰,但使用不要超過一個月。長期佩戴護腰會減少腰部肌肉的使用度,造成腰肌廢用性萎縮,一旦不用護腰就很容易扭傷腰部。
聰明但不絕頂耳聰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耳可分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內耳幾部分。若是耳的任何一部份受損,結果可能嚴重,甚至會造成失聰,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耳朵。
當人在每周超過40小時及處於85~90分貝的環境下而又沒有作保護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發極大的響聲,都會毀壞耳蝸的精密細胞,造成聲震損傷。所以,在有聲震損傷危險的時侯,例如:
工業噪音,尤以在機器車間或鑄造廠為甚,巨大的敲鍾聲、槍炮聲和爆炸聲,我們都應該戴上特製的耳朵保護器。在職業安全條例下,這種保護器須由雇主供應。
避免同時開多種電器
首先,挑選性能好,噪聲低的產品。其次,將電器擺放在不同的房間,臥室不安置高級家電。第三,避免長時間啟動兩件以上的電器,電視機和收錄機的音量不要開的太大。第四,室內養花草,庭院植樹木,用於吸收噪聲。
恰當方法清理耳垢
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無須特別清理,每天隻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軟的潔耳工具,其實這隻會將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汙水流入耳道。父母應留意嬰兒嘔奶時,勿讓奶水流入耳內,引致外耳道炎。
多喝茶預防耳疾
綠茶、槐花和菊花各3克,沸水衝泡代茶,可以防止噪聲引起的聽力下降以及耳鳴。補充氨基酸和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