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30歲係統漏洞修補全攻略(3)(1 / 3)

No1:勞損糾纏

【中醫解碼】毋庸置疑,長期慢性勞損是導致年輕人頸椎提前老化的最主要原因。中醫有“五勞所傷”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我們長期保持某一種活動狀態,就會破壞機體的平衡狀態,最終損害健康。如果長時間保持低頭工作這單一的姿勢,忽視

了給頸椎休息,使頸部肌肉過度疲勞,導致身體重力全部壓在頸椎上,長期如此,就有可能誘發頸椎病。

No2:寒濕偷襲

【中醫解碼】女性體質天生比較寒,容易四肢冰涼,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穿戴過少、過勞都容易損傷身體陽氣,從而使得筋骨虛寒、風寒濕邪容易乘虛而入。外界環境的風寒濕因素可使頸部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導致軟組織血循環障礙,久而久之,就會引起頸椎病。

No3:不良姿勢

【中醫解碼】人體脊椎有特有的生理曲線,如果我們違反規律,長期讓它處於一個姿勢,終會導致機體失衡,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筋骨損傷。比如,長時間躺著看電視,坐車打盹都是讓頸椎很受損的舉動。

No4:機體虧虛

【中醫解碼】營養不良、心情抑鬱、活動少了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體質下降,肝腎虧虛、筋脈失養。一旦腎氣虧損時就會腰膝酸軟、骨鈣流失、退化,如果碰上勞損過度或是寒濕來襲就很容易引發頸椎問題。

腰椎

有這樣一句話“力發於腰而根於足”,也就是說上半身幾乎所有用力的動作均需要腰肌的輔助。此外,腰椎的間隙及椎間盤的高度很大程度是依靠腰肌的支撐才能得以維持。因此腰肌的任務重大,一旦功能減弱就會為很多嚴重疾病埋下隱患。長期伏案工作、開車或睡軟床,久之腰肌越來越弱,一點點受傷,然後滲出變硬,再損傷再變硬。十幾年後,腰肌變得像石頭一般,失去了保護椎體的力量,椎間盤就開始膨出、突出甚至脫出,然後卡壓脊神經造成持久的疼痛,腰椎體也可能出現滑脫。

下列鍛煉方法可廣泛用於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但絕不能用於假性和真性腰椎滑脫。因此,患者應先去醫院就診後再考慮是否應用下列練習方法。

1.後仰

自然站立,兩腳叉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深呼吸一次以後,腰部向前挺,同時頭、胸部盡量向後仰,第一次做,不要求後仰幅度太大,以免腰部肌肉力量不足造成身體失去重心而摔倒,以眼睛能看到頭頂正上方為佳,然後慢慢回到原位並休息30秒,再如前操作,共20次。練習一段時間後,腰部肌肉力量漸漸增強了,就可以加大後仰幅度。這個動作主要是鍛煉腰背部的肌肉力量。力量越大,給予腰椎的保護性力量也就越大,同時腰椎間的間隙也能慢慢地良性增加,促進膨出或突出的椎間盤回納。

2.轉身

站立位,雙手叉腰,上身緩緩地左右旋轉20次左右。轉身時要以腰部主動用力為主,肩關節不要向前甩動用力,以免造成肩背牽拉腰肌受傷。旋轉的目的,一方麵是要鍛煉腰背肌,另一方麵是要鬆解椎管內的粘連和調整腰椎小關節,因此旋轉時一定要緩慢,旋轉角度不要超過45度,在肌肉和關節正常活動範圍和能承受的強度內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在保健治療的同時避免損傷。

3.四點支撐

所謂四點支撐,就是用兩個胳膊肘和兩隻腳,共四個部位作為支點支在床麵上,腰部用力向上抬臀部。

抬起來堅持5秒後慢慢放下,然後再做,每次練習共做10個即可。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在柔軟的床上練習,一定要在硬板床上,以防止扭傷關節。這個動作練習強度雖然比較小但是效果不錯,主要是鍛煉腰背肌。

4.燕飛

這個動作很像小燕子在空中飛行,具體操作是:臉朝下趴在木板床上,雙手放於身體的兩側,同時下肢伸直,頭、胸和四肢同時向上抬,雙手也同時向上背,雙腳盡量繃直,腹部著床,停一會再慢慢放下。這樣反複操作,5個為一組,爭取每天做10組。如果力量不夠,還可以臉朝下趴在一張單人床上,兩手垂下來抱住床頭,頭部放鬆,耷拉在床上部用力,隻將腿部盡量向上伸,腳尖盡量繃直。也能達到類似效果,隻是強度小些。“燕飛”相對“後仰”和“四點支撐”,是一種比較費力的練習方法,但鍛煉的作用更強。即使沒有腰部疾患,如果常常練習同樣可以減少扭腰的幾率。

5.彎腰

這個動作就是“夠腳尖”,具體是站立位,彎腰,雙上肢自然下垂,雙手盡量摸腳尖,或雙手交叉,手心向下,摸地,整個過程中膝關節盡量保持繃直不打彎兒。反複進行20次。這個動作的目的是拉伸椎管內外的脊神經和神經根,解除椎管內突出物與神經組織的粘連,以緩解下肢放射疼痛及感覺異常。一般彎腰練習都是在腰部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後再開始。如果腰痛比較劇烈,千萬不要勉強練習,否則會“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