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回歸正常的生活規律(2)(2 / 3)

祖國醫學認為,正常人白天陽氣旺盛,故人白天精力充沛。到了夜晚,人的陽氣漸衰,陰氣相對亢盛,故人精力不足,感到疲勞,需要睡眠休息。在睡眠過程中,人體的精氣內守於五髒,氣血流通變緩,代謝過程減弱。通過睡眠,可使人的精,氣、神得以,保藏和補充,使五髒得以休息,陰陽得以協調,從而增進機體健康。

現代醫學認為,人的一生有1/3對問花在睡眠上,不睡眠就會導致生命的衰竭。睡眠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種生理現象,它有保護大腦皮層神經細咆的作用。神經細胞是不會繁殖的,但它的壽命卻很長,有的甚至與人的壽命等長。神經細胞興奮對,就會消耗細胞內的物質;神經細胞抑製時,它便會運用血液運來的養料,通過生物化學反應而得到自我補償。所以,隻要神經細胞的興奮一抑製一興奮過程不中斷,那麼它就不會因衰竭而死亡。如果一個人不睡眠隻工作,學習、活動,那麼神經細胞就光是興奮,而得不到養料的補充,“能源”就會不斷消耗,乃至枯竭。可見,人活著必須有勞有逸,而睡眠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休息方式。睡眠能使神經細胞抑製,使之工作能力得以恢複。所以說,沒有睡眠也就沒有生命。

其實。不僅神經細胞在睡眠中獲益,人體的各部分均在睡眠中得益不淺。例如:睡眠中,機體可有較充足的時間排泄生理活動過程中堆積的大量代謝廢物,使神經與肌肉重新獲得養料補充,令人頭腦清醒,精力充沛;睡眠時人的呼吸減弱,心率變慢。血壓,體溫下降,肌肉緊張程度降低,感覺器官功能減弱,代謝率下降,這些都有利於消除疲勞並得到重新積累能量的機會。

古今醫學家、養生家給我們總結了一係列與睡眠養生有關的經驗和知識,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諸方麵:

臥室環境選擇

臥室環境要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盡量創造一個清靜舒適、方便適用的環境:臥室要有充足的陽光,室內通風要良好,夏季室內溫度應控製在30℃以下,冬季室溫應控製在16℃以上,老人居室的溫度則應在22℃以上。臥室應有適當的濕度,空氣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為了便於調節臥室的溫濕度及室內風速,可在窗上多安幾個羊眼螺簍,在門上安幾個長短不一的風鉤。臥室的牆壁及夭櫥,一般采用偏暖色調為好,如淡黃、淺桔黃,淺蘋果綠等。對於有心血管及呼吸係統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講,牆壁和天棚可塗淡藍色,它能使人產生一種清爽涼快的感覺,並感到平靜和鬆弛,有助於降血壓、減緩心率和呼吸頻率,還能使人保持清晰的思維活動。居室的堵上,可根據個人的情趣與愛好,安掛幾幅書畫作品,窗台和書桌上擺放幾盆花草,如文竹、吊蘭、月季、君子蘭等,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播生活樂趣。另外,要注意家具、床單、窗簾、桌布等與臥室色調和諧,盡量避免采用帶有刺激性的對比色調。

寢具的選擇

目前,沙發床、席夢思等軟床流行,睡眠狀態較好的青年人用之倒也舒適,但年齡較大或經常失眠者則萬萬不可用它。因為這類軟床會致使全身肌肉的緊張與鬆弛程度極不平衡,入睡後反複翻身,從而引起“睡眠性疲勞”,嚴重影響睡眠深度。床麵最好是有一定緩衝作甩的材料,如棕繃、竹榻或藤編,如沒有這類床,則應選具有一定彈性的木板,上麵鋪以鬆軟的褥予,貼身的褥子應柔軟、透氣性良好。被子厚薄應隨季節變更,不要一年四季都用一套被子。被裏和褥而不宜用化纖和絲織品,應選用吸永性強、柔軟的棉布製作。枕頭是重要的寢具,但往往被人們忽視。枕頭可以填補頭房或頭硬的生理性凹陷,使人體處於近似長方形。這樣,人體的組織梗處於平行鬆弛的自然狀態,有利於休息。枕頭的高度以10厘米左右為宜,枕內根據需要可充填一些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