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一群年輕的畫家,包括莫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等,加入巴比鬆派畫家追逐光影的行列。這些後來被歸屬為“印象派”的畫家們以記錄光線帶來的視覺感受為首任,以迅疾奔放的獨特筆法捕捉稍縱即逝的光線。厚重的筆觸往往在畫布上產生粗糙的肌理。印象派畫家將新興的光學理論應用於繪畫,直接在畫布上混合純色顏料,讓觀眾的眼睛去做光學混合。
實際上很多印象派畫家都是學院派出身,有一些甚至到晚期回歸古典主義;而學院派畫家也曾試圖開辟新的藝術道路,嚐試符合時代趨勢的繪畫題材。大多數印象派畫家不僅鍾愛自然風景,也對城市景觀情有獨鍾。他們把工廠、鐵路、咖啡館以及其他現代化進程中產生的事物納入自己的繪畫範疇,打破了傳統意義上風景畫對題材的限製。
傳統與創新
可以說,19世紀法國畫派的重要革新是將畫布帶到野外進行寫生,而展覽中將畫家一生的作品作了整體展示,大家都知道印象派的畫家莫奈出生於諾曼底海濱,《象鼻山峭壁》是他不成熟時期的作品,他當時非常想成為專業畫家,布丹是莫奈的啟蒙老師之一,他教導莫奈一些繪畫技巧,他告訴莫奈要“走出畫室,描繪天空”。
有趣的是19世紀的法國政治、技術以及意識形態方麵的劇變帶來的結果之一,是藝術風格的多樣化。了解這段西方藝術史的人會發現這個時期充斥著各種專有名詞,包括寫實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日本風、東方主義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派別是後人以繪畫題材及其背後隱藏的藝術理論來界定的。事實上它們的產生伴隨著互相交流和影響,很多時候界限並不明確。
繪畫設計是現代藝術的誕生,傳統與革新是指舊的學院派與新的印象派結合在一起展現。以描繪裸女的主題來講,在西方藝術史上具有非常悠久的曆史,但風格完全不一樣,布格羅畫的裸女是學院派風格,從題材和技法上偏保守,但也畫得很經典。畫麵完全遵循學院派的繪畫標準,描繪得非常細致,細節要非常到位,不能有明顯的筆觸,整個畫麵要非常光潔。
而雷諾阿曾畫的一幅裸女,非常不一樣,充滿現代感,從光線到室外的大氣,仿佛可以感覺到微風吹拂她的頭發。畫中的裸女是雷諾阿1881年在意大利旅行期間畫過的一位模特,當時是他的情人,後來成為他的妻子。據傳言說是雷諾阿在意大利那不靳斯的一個小船上露天畫的。非常有可能這張畫也是在畫室中完成,但是畫家的技法已相當成熟,所以看上去也真的像是在室外畫的。
19世紀的法國畫家自然是幸運的,他們親曆了歐洲藝術史的重要時刻,在這期間,當人們還未來得及感慨一位巨匠的隕落時,又一顆新星早已冉冉升起。在讚歎過往大師的輝煌成就同時,又不得不歔欷人生的匆忙而逝。克拉克藝術館收藏的這些畫作展示了19世紀同時存在的不同畫派的作品,這也正是當時法國藝術界的真實麵貌。學院派畫家以他們精湛的繪畫技藝、對至善至美的追求以及史詩般的古典主題為當時的觀眾所稱道,然而當這種風絡的攝影術出現後,受到挑戰,被批判為跟不上現代社會的步伐。印象派被譽為現代繪畫的開端,如今深受觀眾青睞。
19世紀法國的日常生活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影響在19世紀保障了中產階級的財富和社會地位。過去一直是貴族專利的藝術和高雅文化終於成了這個新興階級也有能力消費的事物。富有的中產階級開始為自己與家人訂製肖像,而擴大的潛在客戶群以及藝術商和藝術評論家的活躍也為畫家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促使他們開拓創新、迎合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