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素學習
傳統的音素學習以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模仿為主,有時采用掛圖等形式輔助教學。教師用語言描述發音方法,演示發音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無法直觀地看到各個發音器官的變化,隻能抽象地理解,然後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模仿,難免造成學生不正確的發音。從現代教育理論來看,傳播教學信息的載體越直觀,則信息通道中的幹擾就越少,學生的認知效率就越高。[10]工科院校的學生高考時數理化分數較高,學生思維活躍,反應敏捷。這些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較強且有一定的語音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PPT結合flash將音素發音製成動態的發音示範圖,將靜態的發音器官和動態的口型示範結合起來,這樣音素的學習變得更加形象、直觀、生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的枯燥形式。由於英語和漢語屬於不同的語係,兩種語言各自有一套完整而又存在很大差異的語音係統,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兩種語言在語音係統上的差異,這樣學生在模仿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克服來自母語的幹擾。由於選修課人數多且課時少,學生對於音素的練習可以主要通過課後的自主學習網站完成,教師可以將PPT放在網站上,同時將搜集整理的有針對性的練習也放在網站上,通過網站的互動檢查學生的學習投入情況和活躍度。
(二)重音學習
英語是多音節組詞語言,詞重音位置比較靈活,而英語單詞重音在不同的位置決定不同的詞性,有時還決定不同的意義。很多學生對詞重音並未給予足夠重視,導致說英語時重音混亂移位從而讓人難以理解。教師可將英語單詞重讀的常見規則總結出來,通過常見詞讓學生了解詞重讀的規則,同時強調詞重音的重要性,提醒學生在對音節重音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養成查字典的習慣。句子重音在信息的正確傳達方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借助漢語中句子重音和信息傳遞的關係來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句重音。如漢語句子“我知道他會這樣做的”,句子重音停留在我、知道、他、會、這樣、做上時,句子的信息焦點是有區別的,可以首先讓學生討論漢語中句子重音不同時傳達出的意義的區別,從而引入英語句子重音的概念。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對漢語中的句子重音和信息焦點能有較好的理解,由此引入英語中的句子重音概念及句子重音和信息焦點的關係,學生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礎上講解英語句子裏實詞重度、虛詞弱讀以及邏輯重音等規則和概念,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
(三)停頓
停頓出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會導致聽者不同的理解,[11]而不恰當的停頓會“導致理解的失敗甚至給聽者帶來誤解”。[12]3陳樺等發現中國英語學習者在朗讀時停頓頻率高、時長長且可預測性差。[13]中國英語學習者對於停頓與信息傳遞的關係缺乏認識,朗讀和口語中停頓隨意性很大。在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講解英語停頓時,可借用漢語中停頓的例子。筆者在講解英語停頓之前,借用吳潔敏講解漢語停頓所采用的例子,同樣的一句話“這位姑娘烏黑頭發沒有麻子嘴不大端正”,[14]兩種不同的停頓方法會有完全不同的意思:“這位姑娘烏黑//頭發沒有//麻子//嘴不大端正”和“這位姑娘//烏黑頭發//沒有麻子//嘴不大//端正”,讓學生認識到正確停頓的重要性,然後再講解英語中應該如何停頓。
(四)語調教學
英語語調對語言的表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Levine指出,在表達情感和態度時,語調和麵部表情所傳遞的信息多達93%,而語音隻占交際行為的7%。[15]一句話的詞彙意義加上語調意義構成句子的完整意義。語調教學中,實驗語音學研究中常用的軟件可以對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運用較為廣泛的Praat軟件,其語圖顯示以及基頻曲線顯示功能可以用來輔助語調教學。該軟件可以從網上免費下載,教師和學生都很容易獲得,且該軟件操作便捷,可以清楚地顯示語言中的基頻曲線和音高頻譜圖。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運用其基本功能,學生可以運用其錄音功能,將口語錄音,然後用Praat軟件將自己朗讀話語的基頻曲線和聲學參數與本族語者朗讀的同樣內容進行對比,通過這種直觀比較,學生更容易發現其語調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與本族語者之間的差異,而不再是憑著感覺去找差異。
(五)節奏
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節奏。英語的節奏依賴於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的交替出現。英語是重音等時語言,不管在兩個重讀音節之間有多少個非重讀音節,重讀音節出現的時間間隔大體上相等,而非重讀音節之間根據其在重讀音節之間出現的數目或加快或減緩音速。[16]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和漢語節奏的差異,教學中可以借用Lin Hsiang-Pao等的英漢節奏對比圖來加以說明。[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