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胎兒音可讓爸爸來幫忙,最簡便的方法是用耳朵直接貼在媽媽腹壁上聽取。在妊娠24周之前,胎心音多在臍與恥骨聯合之間。24周之後,胎心隨胎位發生變化,可在媽媽臍的左下或右下方。
聽胎心音不是馬上就能掌握的,要學會分辨胎心音與腸鳴音、母體腹主動脈音和母體心音。學會之後就會發現胎心音是規律的,腸鳴音不規律;細心注意會知道胎心跳動快,母體的心率慢。
每次聽胎心音至少要1分鍾,每分鍾140次左右是正常胎心率。每分鍾120~160次屬正常範圍。要是每分鍾超過160次,表示你有輕度缺氧;要是每分鍾少於120次,則顯示你重度缺氧;要是少於120次並伴有胎心跳動不規律,此時情況更嚴重,應馬上請醫生診治。胎心音計數應作記錄,尤其是在媽媽懷你28周後,每日都要記錄下來。
(7)媽媽懷你7個月的時候
媽媽在懷你7個月的時候,腹部繼續增大,臍上部也膨隆起來,下肢可出現靜脈曲張,此時期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此時你的身長已達30~35厘米,體重在1200克左右。
你皮下脂肪較少,看上去像個老年人。可全身皮膚上都有胎毛,頭發眉毛已長出。你的指(趾)甲均未達到指(趾)尖,陰唇已經發育。
更要緊的是你的神經係統進一步完善,胎動變得也更加協調,動作也多樣性,不僅能手舞足蹈,而會轉身。
你的眼皮能睜開,但眼珠上還蒙著一層薄膜。假如你此時出生,能啼哭,能吞咽,就是生活能力弱,必須在良好的條件及特殊的護理下才能存活。
(8)媽媽懷你8個月的時候
媽媽在懷你8個月的時候,宮底高度在臍與劍突之間,有身體沉重之感,經常性的腰背及下肢酸痛,乳暈、臍部及外陰色素在加深,如果仰臥時,會有不舒服之感。此時你身長約40厘米,體重在1500~1700克。
這個時候,你的主要器官完成了初步發育,胃、腸、腎等功能和出生後的水平基本相當。覆蓋在皮膚上的細絨毛也已消失,胎脂取而代之。眼球表麵有一層薄膜已被眼睛吸收。皮膚呈深紅色,脂肪稍有增多,且位置開始穩定,你8個月的生活能力強於7個月時,假設出生,在適當的護理下是能夠存活下來的。
(9)媽媽懷你9個月的時候
9個月時,媽媽感覺身體在逐漸沉重,會頻繁小便,陰道分泌物也會增多,且有輕微的子宮收縮感。你的身長約45~46厘米了,體重到了約2500克,相比之下皮膚為玫瑰色,指(趾)甲已達指(趾)尖,到了會啼哭和會吮吸的時候。現在的你是全身渾圓,脂肪增多,假設出生,存活率就較高了。
(10)媽媽懷你10個月的時候
在你長到40周的時候,胎兒被稱做作足月胎兒或成熟兒,此時,你已完全發育成熟,就等著順利脫離母體,在這個新世界上獨立生活了。
要知道初產婦90%以上在預產期前2~6周,胎兒已經下降到骨盆入口平麵以下,這個時候媽媽胸腹憋悶的症狀會緩解,食欲也會變好。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媽媽的子宮變得較為寬鬆,子宮底降至臍與劍突之間,說明媽媽已經做好了生你的準備,單等著你的降臨了。
2.媽媽堅持做妊娠體操
媽媽在一本書中看到了一套妊娠體操,於是每天都堅持做。
(1)坐椅子
①盡可能坐靠背椅,以減輕孕後上半身體重增加的負擔。
②兩腳要並攏,左腳平穩地向後挪動,輕而穩地坐在椅子的中部。
③挪動臀部,後背要自然地靠在椅背上,穩穩坐定,脊背伸展放鬆。
(2)腳部運動
①媽媽要活動踝骨和腳尖兒的關節。隨著你在子宮內的發育,媽媽體重日益增加,這就增加了媽媽腳部的負擔,這就需要每日堅持做腳部運動。
②腳心不要離開地麵,腳尖要盡量往上翹,呼吸一次把腳放平。同樣的動作要反複幾遍。
③坐在椅子上要把腿搭起來,要將上麵腿的腳尖和腳腕慢慢地上下來回活動,然後換成另一條腿。
(3)鼓胸呼吸運動
①身體放鬆,將兩手放於胸前。
②慢慢吸氣,讓胸部順著吸氣向兩側擴展,再輕輕把氣吐出。
(4)從站到坐的姿勢
①媽媽腹部膨脹以後,身體重心起了變化,感覺行動不穩,為此,媽媽會在日常站立行走時小心謹慎,以防跌倒。
②上身要垂直站立,然後一個膝蓋跪地以獲取平衡。
③兩膝著地時,脊背要伸直,身體要垂直。
④兩膝直立地姿態放鬆,再慢慢變成坐。
(5)使乳腺發達的動作
輕鬆坐在椅子上,雙手放於肩上,邊畫圈邊轉動,感覺肩部酸痛止。
(6)盤腿坐運動
這項運動的好處是可放鬆腰關節,伸展骨盆肌肉,分娩時順產。
①盤腿坐好,將兩手交叉後放在膝蓋上。
②兩手輕輕地向大腿根的方向推。
③把握好呼吸,呼吸一次將手回到膝蓋上。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持續時間2~3分鍾,漸漸地時間可延長至10分鍾。
(7)由側坐到就寢的姿勢
①時間一長就需要改變姿勢,此時不要過急,動作要自然緩慢,感覺疲勞後,可稍微躺一會兒就可恢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