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也證明,常梳頭,刺激頭皮的神經末梢,能有效地調節改善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製過程,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皮下腺體的分泌,增加頭發根部的血量,改善頭發黑色素細胞的活性,增加毛球部黑色素細胞的數量。不僅能促進頭發生長,減少脫發,而且對消除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也有積極的作用。
因此,我們不要小看梳頭這一“舉手之勞”,如能長期堅持,定會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我們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通過梳發護發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1)正確的梳法
我們梳頭時最常用的是梳子。用梳子梳頭要緊貼頭皮,按經絡的走向順序,從前額正中開始向頭頂、枕部、頸部梳理,然後再梳劃左右兩側,力度適中,每次梳100下左右。如頭皮發癢或出理少量脫發,可每次增加100下,梳到頭皮有熱、脹、麻的感覺。用梳子梳要注意梳子的選擇,不宜用齒尖過密的,最好用梳齒短禿而稀疏的,角質最好,木質亦可。另外,我們可以用手指來梳頭。十指梳頭可以隨時隨地梳,它要求拇指相對,掌心向頭,由前向後梳,邊梳邊揉摩。由於手指較寬,用力較大,所以動作一定要輕柔,不宜太快。
梳發可在早晚各梳1次,但晚上不宜在臨睡前梳,以免影響入睡。
(2)按摩
這是健發的有效方法。發多且厚的,可用手指插入發中,用手指肚做環形撫摩;發少的,可直接用手掌按摩頭發。
(3)啄法
這是按摩的另一種手法,其刺激性要比按摩法大,具體方法是:微屈五指,五指稍分開,聚攏成梅花形,用一手或兩手同時或交替啄擊頭部,像雞啄米的樣子。啄要用力輕快而有節奏。
(4)牽拉
牽拉也是一種健發方式,就是在梳理時,邊梳邊握緊一束頭發向上揪拉。揪拉時要多握一些,握得要緊,用抖勁,輕重合宜,不宜用勁過猛,要平均用勁。這種方法可防止脫發。
溫馨提示:
◎常常梳發有助於護發健腦;
◎用梳子不宜用齒尖過密的,最好用梳齒短禿而稀疏的;
◎臨睡前最好不要梳發,以免影響睡眠。
82.洗鼻摩鼻益健康
鼻子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盡管它比較小,但它卻是人體與空氣打交道的第一關口,外與自然界相通,內與很多重要器官相連接,既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塵及各種髒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線。由此可見,平常加強鼻子的保健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
盡管鼻子占據的空間不大,但我們想要把它保護好,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做很多事情。
(1)給鼻子“洗洗澡”
我們終日呼吸,難免會吸進一些被廢物汙染的空氣,特別是在現代化大都市中,空氣中含有很多灰塵、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與這樣的空氣打交道,鼻子難免會受到汙染物的侵襲,灰塵會在鼻腔內留下了很多汙垢,二氧化硫等化學物質會嚴重破壞鼻腔細胞。經常洗鼻,可及時清除鼻腔內幹痂,使鼻腔更好地發揮過濾、清潔功能。
洗鼻的方法是:用掌心盛水或鹽水,低頭由鼻將其輕輕吸入,再經鼻擤出,反複數次。也可將生理鹽水瓶吊高,連接輸液器管,管口伸進鼻腔2~3厘米,邊衝洗邊擤出。一年四季都應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臉時,用冷水多洗幾次鼻,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強鼻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呼吸道疾患。
除用水洗外,還應該堅持用冷空氣洗,特別是冬季,堅持體育鍛煉,多呼吸點新鮮冷空氣,對鼻子也有很好的清汙作用。
(2)定期對鼻子進行按摩
首先來講,可以分為鼻外按摩和鼻內按摩。鼻外按摩的方法是要求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與食指,夾住鼻根兩側並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連拉12次。這樣拉動鼻部,可促進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正常分泌鼻黏液。
鼻內按摩是將拇指和食指分別伸入左右鼻腔內,夾住鼻中隔軟骨輕輕向下拉若幹次。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預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濕潤,保持黏膜正常。在冬春季,能有效地減輕冷空氣對肺部的刺激,減少咳嗽等疾病的發生,增加耐寒能力,拉動鼻中隔軟骨,還有利於防治萎縮性鼻炎。
其次,根據按摩穴位的不同,可以分為“迎香”穴位按摩和“印堂”穴按摩。“迎香”穴位按摩是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點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溝凹陷處)若幹次。因為在“迎香”穴位有麵部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的分支,是麵部神經和眼眶下神經的吻合處。按摩此穴既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治鼻病,還能防治麵部神經麻痹症。“印堂”穴按摩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點按“印堂”穴(在兩眉中間)12次,也可用兩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強鼻黏膜上皮細胞的增生能力,並能刺激嗅覺細胞,使嗅覺靈敏,還能預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3)氣功健鼻
《內功圖說》中有三步鍛煉健鼻功法。首先兩手拇指擦熱,揩擦鼻關36次;然後靜心意守,排除雜念,二目注視鼻端,默數呼吸次數3~5分鍾。晚上睡覺前,俯臥於床上,暫去枕頭,兩膝部彎曲,兩足心上,用鼻深吸4次,呼氣4次,最後恢複正常呼吸。本法可潤肺健鼻,預防感冒和疾病,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