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運動習慣(3)(3 / 3)

的確有這樣的一種鍛煉方法。實際上這是一種負重訓練,如果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或有專家的指導,對患有關節炎的病人大有好處。曾經就有這樣一個人,穿了一雙55公斤的大鐵鞋,為了平衡身體,他又背了45公斤的沙袋在身上,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年,受益匪淺。

隻是,因為要長時間負重行走,因此會讓小腿負重過大,容易引起膝關節韌帶承受過重,出現脫臼。所以如果您選擇這種方法鍛煉,一定要慎重。

(3)綁沙袋子練腿力

我們經常會在武俠電影中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在自己的腿上綁好多沙袋練腿力,最後練成一身好武功。

實際上,我們現在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練習腿力,而且綁的沙袋越重,練習的時間越久,腿力也越能得到鍛煉,並且還可以協調身體其他部位的功能。經常堅持,對老年腦血栓、四肢麻木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不過,在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注意別綁太重,否則不利於腿部的血液循環,反而會傷害身體。

(4)大喊大叫可健身

在清早和傍晚,很多人都會在郊外健身。大喊大叫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它可以把肺葉下的濁氣逼出,加強血液的攜氧量,喊過後會頓時感到精神振作、心平氣和,而且還可以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健體強身。

不過,這種鍛煉方法雖然可取,但也要適量。每天隻要痛快地大喊幾聲就可以了,不要太久,喊的次數也不要過多,否則可能會導致大腦缺氧,嚴重的時候甚至會休克。所以鍛煉的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行。

鍛煉的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因此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決定鍛煉的項目和強度,不必過於追求新鮮和另類。隻有每天堅持,方法得當,才可以永葆健康。

溫馨提示:

◎新鮮的健身方法不僅可以帶來健康,更會增加你鍛煉的興趣;

◎即使選擇新鮮的健身方法,也要注意科學和適度。

47.鍛煉前2個小時進食

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在早晨和傍晚鍛煉身體,雖然這個時間段看起來比較合理,但也有一些弊端。如果你選擇早晨鍛煉,很多人會空腹進行;而選擇晚上呢,則可能是剛剛吃完飯就去鍛煉。實際這些都是不太科學的。

很多喜歡早晨鍛煉的老年人可能有這樣的經曆,就是在早晨鍛煉後常常會感到頭暈、心慌,有的還感到腿軟、站立不穩,甚至突然摔倒。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是空腹晨練造成的。空腹晨練實際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腹中已經空空的了,熱量會明顯不足,再加上體力的消耗,就會使大腦供血不足,哪怕隻是短時間的鍛煉,也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嚴重的會出現心慌、腿軟、站立不穩等症狀。

還有一些人,空腹鍛煉後會馬上進食,其實這也不合理。最近有科學家比較了鍛煉前後進食的效果,結果發現,如果在鍛煉前進食,那麼身體對蛋白質合成的促進作用會遠遠大於鍛煉後進食。很明顯,這是因為鍛煉前進食使鍛煉剛結束那段時間身體可利用的氨基酸增加了。

我們在鍛煉時,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燃料的來源,適當地增加一些蛋白質、脂肪或纖維成分的攝入,可以降低體內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速率,使燃料更加持續長久,保持能量源源不斷地提供給身體。

那麼,究竟在鍛煉前多久進食才最合理呢?營養學家認為,在鍛煉前1~2小時內適量進餐是最科學的,這樣可以從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中獲取627.8~1046焦的熱量,最能夠滿足身體對熱量的需求。建議吃一些鬆軟、可口、溫熱的食物,如熱豆漿、熱牛奶、粥、燕麥片等,而且最好分成小份吃:如半個蘋果、1勺花生醬、再加半杯果汁,或者吃一兩碟可口的小菜佐餐或素炒胡蘿卜絲、白菜絲等青菜,量雖不必大,但卻可以吃得營養均衡、舒服,而且對你準備進行的鍛煉也有幫助。

溫馨提示:

◎不宜空腹進行鍛煉,最好能夠在鍛煉前2小時吃點東西,以補充身體對熱量的需求;

◎可以選擇吃一些鬆軟、溫熱的食物,這樣易於被身體消化和吸收,並能夠提供身體所需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