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運動習慣(2)(3 / 3)

下麵是一些練習倒走的技巧。

(1)倒走的基本姿勢

倒走的基本姿勢可以分為雙手叉腰式、動肩擺臂甩手式和曲肘握拳式。這幾種姿勢可以交替運用,取長補短,以自己最適應為度。

(2)倒走時腳的動作

先用腳向後退,腳尖先著地,腳跟後著地,與正行動作正好相反。頻繁的腳尖活動,刺激著腳上的經脈,變換著關節的角度,增加韌帶強度,活動了平時少動的肌肉群。

(3)倒走時的重心平衡

後退時的前腿是動力腿,發力邁步,後腿是主力腿,負載全身重量,把握重心保持平衡是倒走中的關鍵,也是倒走中防傷保安全的保證,絕不可掉以輕心。

(4)倒走時腰的動作

腰是腿腳的發動機,是身體上、下部的協調機,在倒走中處於重要的地位。腦對腿、腳發力的指令,都是經過腰部傳送和組織的。腰能把肩、背、手腳四肢的動作在進行中給以協調,調整到最佳狀態,對倒行中出現的各種動作起到總體的平衡作用。

(5)倒走時肩臂肘手的動作

倒走時,肩臂肘手與腿腳的節奏保持同步進行,腳邁一步,臂擺一次,左右對應。左腿後退時,右臂向後擺,右腿後退時,左臂向後擺。開始練習時,有時會出現順拐。人一加速,順拐就會增加阻力,破壞平衡。因此,在一開始就應注意糾正順拐。臂的擺幅,可在45度左右,如肩背有病,擺幅還可大些,也可回手拍肩,左手拍打右肩,右手拍打左肩,對肩周炎有預防和治療之效。

(6)倒走時頭的動作

頭宜正,頸宜直,目光平視。頭也可微微轉動,用兩眼餘光掃視道路,避開障礙物。頭轉動次數不宜太多,應少於腳後退次數,避免頻率快產生頭暈。頭的轉動要同上下肢活動有機配合,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7)倒走時應注意的問題

倒走時,必須強調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安全第一,二是循序漸進,三是持之以恒。

溫馨提示:

◎初學倒走,一定要心平氣和,循序漸進;

◎如果倒走沒有走熟,千萬不能練習倒跑;

◎倒走健身不可在公路上進行,注意周圍的樹、石頭,以免跌倒或撞傷;

◎有頸椎病或血壓不穩定的人,最好不進行倒行鍛煉。

42.晚練益於晨練

鍛煉身體的最佳時段,取決於季節、年齡和人體生理活動的規律。

初秋日出早,早晨5~6點鍾鍛煉對中青年人來說比較合適。這時空氣新鮮,天氣涼爽,有利於晨練者舒筋骨,增強肌力。清晨鍛煉的好處是空氣清新、環境相對安靜、空氣中含氧量高、負離子多,是人體舒筋活絡、鍛煉身體的好時機。但也有其弊端,那就是清晨人的基礎血壓高、基礎體溫高,腎上腺素要比傍晚高出許多,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容易出問題。因此,清晨不易做劇烈的運動,可選擇諸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舒緩類運動,並要掌握合適的運動總量,達到有氧鍛煉的目的。在樹林中鍛煉時,應在日出之後,因為日光與葉綠素起反應才能產生出更多的氧氣,否則日出前林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會對身體健康不利。

深秋至翌年早春,則不宜在早晨5~6點鍾鍛煉。因為這時氣溫很低,寒氣襲人,對身體健康不利。尤其是老年人,到下午4點鍾以後鍛煉為好。

因此總體上來講,還是晚練益處更多。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健康中心的一位醫學保健專家研究指出,黃昏是最適宜從事體育活動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體力和肢體反應的敏感度及適應能力,均達到最高峰,心跳頻率亦以此段時間為最平穩及偏低。所以,此時從事各類運動所引致的心跳速度及血壓上升的幅度較低,無疑對健康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