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19世紀的德國科學家克納普就提出赤足行走能預防和治療很多疾病的觀點,並強調其對神經係統的疾病特別有效。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療養院,都主張赤腳行走來治療神經係統及心血管等方麵的疾病。
那麼,赤腳走路的健康原理是什麼呢?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的研究表明,地球帶有大量負電荷,而地球周圍有個電離層,它由正離子組成。地球和電離層之間存在電場,一切生物都適應了這個環境。生活的現代化使人類脫離了負電荷,在我們的身體裏積累了過多的正電荷,因此使人變得容易生病。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人體是個生物電磁場,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的大電磁場中,一旦大自然的平衡更改或被阻擋,身心會引起病態。想想城市裏滿地柏油路,柏油也是不導電的物質,再加上乘坐橡皮輪胎的車子,現代人可以一天24小時在“絕緣體”世界生活,它所造成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
為防止靜電危害健康,人們應通過接觸地麵來消除多餘的電能。數千年來,我們的先輩幾乎天天赤腳走路,接觸土地。但後來人們穿上了鞋,從而破壞了人體電能的平衡,靜電危害健康,穿膠鞋和化學合成鞋底的鞋子更有害。正是因為我們脫離了大地,才會經常感到腿腳酸痛。
因此,我們最好能多赤著足,在草地或沙灘上,行走半小時,或慢跑、快跑,這不僅可以刺激足底穴位,強身健體,也可把人體積存的無用靜電傳導給大地。而且,我們盡量穿布底、皮底鞋子,這有利於將靜電傳導給大地,特別是有病的人尤其要多和大自然親近,而且是在不穿橡皮鞋底的條件下。
另外,對於孩子來說,赤腳訓練對他們的生理和智力的發育有著極大的好處。
(1)益智
赤腳鍛煉的最大貢獻在於能健腦益智,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腳是由骨骼、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組織組成的運動器官,不少穴位與內髒器官特別是大腦都有連接神經反應點,醫學上稱為足反射區。孩子經常赤腳活動,可刺激並興奮密布於足底的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中樞神經的反饋作用,發揮調節包括大腦在內的器官功能,從而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敏度和記憶力。由此,科學家提出了“要使腦袋靈,每天走萬步”的觀點。
(2)健身
孩子活潑好動,腳汗分泌多,而潮濕的鞋子易生長、繁殖病菌,可能導致孩子腳部軟組織發生炎症。赤腳鍛煉恰恰避免了這些弊病,不同程度地避免了足癬、雞眼和足部軟組織炎症等腳病的發生。
同時,讓孩子細嫩的足底直接與泥土、砂石接觸,不僅有益於足底皮膚的發育、提高足底肌肉和韌帶的力量,更有助於足弓的形成,避免或減少扁平足的發生,無異於腳的健美操。同時,赤腳運動對腳趾、腳掌心等部位也是一種良好的穴位按摩,能起到“健脾益胃消積、強心安神定誌、補腎強骨明目、補髓益腦聰耳”等作用,對於小兒的遺尿、腹瀉、便秘、疳積等治療都有獨特的效果。
溫馨提示:
◎平時盡量少穿化學鞋底的鞋子,多穿可以導電的鞋子,如布鞋、皮鞋;
◎赤腳走路不宜在雨天或冷天進行,以免腳部受涼而導致疾病;
◎小孩赤腳健身又健腦,但要注意不要造成腳部傷害。
41.倒走倒跑保健康
倒走,是人體的一種反向運動。它消耗的能量比散步和慢跑大,對腰臀、腿部肌肉鍛煉效果明顯。倒走不受年齡、性別和體質強弱的限製,不需任何器械,亦不受場地製約。
經常練習倒走和倒跑,不僅能提高腿部、臀部和腰部肌肉力量,而且這種方式比向前走或向前跑所消耗的熱量更多,因此能起到減肥的作用。倒走不僅能祛病健身,還能開發人體的潛能。由倒走發展到倒跑、倒扭、倒轉和倒跳,此為“倒行四項全能”,多方受益。但要注意的是,倒走是基礎,隻有在倒走熟練的基礎上,方可練習倒跑,至於倒轉、倒跳更要慎重。熟才能生巧,過則不及,切記防傷是倒走最需要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