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運動習慣(1)(1 / 3)

34.每天原地跳一跳

跳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肢體動作,也是最常見的運動方式之一。它不僅是我們的一種基本功能,還是我們健康樂觀的反應。例如,經常看到小學生在路上跳著走,小女孩愛玩跳皮筋,還有許多年輕的情侶喜歡在一塊跳繩,這些都是身體健康、心情愉悅的形象表達。

跳有很多好處,俗話說:“若要病少跳一跳”。跳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減肥、長勁,讓身體更加協調、靈活,還能使我們身體更加健康,遠離各種疾病。如果我們能夠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在原地跳一跳,一整天都會精神飽滿,充滿激情。

一個能跳的人往往說明他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狀態。一個人要是經常練跳,那他的神經很容易興奮,神經衝動也會隨之增強,肌肉收縮的力量也才會大。而且,高頻率的跳,對人的心理狀態能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使人心情舒暢,思維靈活。

青少年如果每天能多跳一跳,能有效地刺激青少年骨膜的生長,促進身材長高。由於下肢骨骼經常承受身體跳起下落的衝壓,也會產生適應性反應,促使骨密度增加,骨細胞排列細密有序,這能極大地增強下肢骨骼抗壓、抗衝撞的能力。

跳的種類有很多,但每一種跳法所能鍛煉的部位和起到的作用都不一樣。在體育訓練上,跳按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為單腿跳、雙腿跳;直腿跳、屈腿跳;向前的跳、向上的跳等。我們平常見到的跳操、打籃球、跳繩等活動可以涉及到各種跳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跳這種健身方法也要因人而異。由於跳是最難長時間保持的運動方式,同時也是強度較大、最累人的運動方式,對於體質較差、特別是患有骨質疏鬆症和心血管病的人來說,是不適合高跳和長時間跳的,他們可以輕輕地、短時間地跳一跳。

跳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腳跟跳

這種跳法需要兩腳平行站立,間距同肩寬,當腳跳離地麵並重回地麵時,腳趾及前腳掌前部盡量不觸地麵。

(2)腳尖跳

這種跳法和腳跟跳法不同的是,當身體跳起後降至最低點時,是用腳尖、前腳掌著地,而腳跟空出。

(3)全腳跳

全腳跳可以根據以上兩種跳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全腳著地起跳時,就是腳跟先起,後過渡到前腳掌;下落時,用全腳同時著地。另一種是腳尖著地跳,就是當身體向上跳時,腳跟先起,後過渡到前腳掌;下落時,前腳掌先著地,後過渡到腳跟。

(4)弓步跳

弓步跳也分兩種,一種是臂側舉弓步跳,由兩腳並齊開始,做弓步跳躍的同時,兩臂側平舉,手心向下,收腳放臂,同步進行;另一種是叉腰弓步跳,兩手叉腰兩側,由兩腳並齊開始做跳躍動作,一腿在前做弓步,同時,另一腿繃直在後方,跳躍後收腿成站姿,依次進行。

(5)轉體跳

轉體跳是在跳起後,身體向左或向右轉動。可連續向左或向右轉,也可左一次,右一次,轉動的角度可大可小,因人而異。

(6)單足跳

單足跳對於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它是一腿屈並懸空,另一腿支撐並跳躍,兩臂維持平衡,協調配合。可一腿連續做數次,後換另一腿支撐;也可做一次支撐腿在空中交換一次。對於中老年人,不建議采用這種跳法。

溫馨提示:

◎每天原地跳一跳,不僅對身體有好處,還可以有一個好心情;

◎青少年多跳跳,有利於身材長高;

◎老年人和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不宜長時間跳動。

35.“走班族”的感覺很美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上班族”上下班不願意乘車,而是以步代車,甚至有些人背上鞋子和套裝,每天步行一個多小時上下班。這些群體被人們稱作“走班族”。記者對“走班族”進行過采訪,發現盡管他們對於走路上班的出發點不同,但通過“走班”都獲得了心情的愉快和身體的放鬆。

步行是一種增強體質和增加免疫係統抵抗能力的理想運動方法。它能夠促進血液的流通,提供心肺功能鍛煉的機會,加快新陳代謝。不過步行健身法並不意味著能夠消耗更多的卡路裏,它是通過步行健身使身體更有效的從食物中攝取營養。有專家說,一個不經常運動的人如果每周步行20~30分鍾,多堅持幾周,他的健康水平就會有大幅度的提高。雖然步行不如慢跑消耗的能量多,但是容易堅持得更久一些,這樣也可以達到鍛煉的效果。而且,長期步行的人受傷幾率比跑步者要小。

居住在大城市的人還可以用步行來節省時間,現在交通堵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上下班時以步當車既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又免去塞車的煩惱。

從運動健身的角度來看,“走班族”可以獲得以下益處:

①長期堅持步行上下班,可以使心髒更加強壯,增強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同時促進胃液分泌,使早餐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在體內加快消化和吸收,而且可以減肥。實驗證明,如果一周有4次45分鍾輕快的步行,無需改變飲食習慣,體重就會下降;

②可以緩解壓力和解除憂慮,使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更清晰、活躍,提高工作效率。研究成果表明,運動可以緩解腦中的內啡肽,減輕疼痛感並且還有鎮定的功效;

③步行時伴以昂首遠望,可以有助於調整長期伏案的姿勢,防治頸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