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別把失眠太當回事
冷不丁一看這個標題,不少人一定會和我們“急”:睡眠是大事,怎麼可以不當回事呢?先別忙,看完再下結論。
其實,很多事情往往都是你越過於執著,其結果越會向反方向發展;而如果能夠順其自然,卻獲益多多。睡眠恰恰就屬於這種情況。
失眠是一件很另人頭痛的事,明明身體感到很疲倦,但躺在床上就是睡不著,常常是整夜整夜捱到天明。於是,便開始四處找對付失眠的藥方:補品、保健藥、被子、枕頭、睡前一杯牛奶、臥室燈光昏暗……諸如此類的方法都曾嚐試過,但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又不靈了。如此折騰的結果是,每每上床就寢時便如臨大敵,仿佛眼前不是一張讓人放鬆、誘人入眠的臥榻,而是戰場,生怕晚上又睡不著。那時的想法,肯定是感到能在一個月之內睡上一回好覺,已是最高理想了。
到底該怎麼辦呢?相信這是所有失眠者最想知道的答案。告訴你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別理它就萬事大吉了。
聽起來似乎有點荒唐,但這的確是個治療失眠的辦法。精神醫學家認為,人的睡眠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就像吃飯一樣,餓了你就會想吃東西,想忍都忍不住。可是,如今有的人對睡眠卻過於強調,比如每天一定要睡夠幾個小時,宣傳多種改善失眠的方法等等。
盡管這一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卻讓人們對睡眠過度關注了。其結果是加重了緊張的情緒,自然不利於睡眠。
對睡眠多長才合適,我們不妨打個比方:有的人一餐可以吃3個饅頭,而有的人卻隻吃1個就飽了。睡眠也是一樣,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睡夠8個小時,它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要求睡眠時間長,有的人就要求的短。所以,大可不必拿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明明不困也強迫自己睡覺,隻要自己感覺好就行了。
失眠者大多有這樣的體驗:失眠時,人在床上躺著不動,可腦子裏卻有千思萬緒,各種各樣平時想過的、沒有想過的事情都會在此時一起湧上來,甚至有點洶湧澎湃的味道。這時候,睡過之後竟比不睡覺還要累。可是,你越是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就越不由自主;越是輾轉反側、焦慮不安,就越不能入睡。遇到這樣的情況,你索性就這樣對自己說:不是睡不著嗎?我還不睡了呢!不是要胡思亂想嗎?那就讓它想去,腦子想累了總要睡的。結果,當你不再把失眠太當回事的時候,睡眠自己卻好了起來。
不過,“不當回事”並不等於作息毫無節製,甚至“黑白顛倒”。這裏強調的是情緒的放鬆,這樣才可以改善睡眠。規律的生活無論何時都是重要的,但萬一遇到特殊情況,也不必緊張。
溫馨提示:
◎睡不著的時候,不必強迫自己必須睡;
◎讓睡眠順其自然,會漸漸遠離失眠;
◎放鬆的情緒是治療失眠最好的方法;
◎規律的生活與防止失眠有密切的關係。
25.這樣趕走瞌睡蟲
上午您還精神抖擻,工作效率奇高呢,怎麼下午就像變了一個人,懨懨的沒了神采?真擔心這副樣子被老板看到,更擔心手頭的工作做不完,怎麼辦?
瞌睡讓您覺得難以忍受,但您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總會不分時間地打瞌睡呢?明明睡夠了,第二天卻仍然瞌睡連連?實際上,除了我們一般所能想到的,如空氣不流通、屋內缺氧、生活作息晚、長期睡眠不足等原因外,打瞌睡也可能是您的身體正在發出警示訊號。
我國傳統的中醫古書上早有記載,“脾胃之虛,怠惰嗜臥。”也就是說,夏天嗜睡,是因為暑熱耗傷元氣,有損精神;而如果冬天經常嗜睡,則表示“身體陽氣不足或脾虛濕熱”。一些腦力工作者往往工作量較大,用腦較多,或者飲食控製不當,這就容易傷脾,影響脾的正常工作能力。當脾胃功能欠佳時,氣血就會不足,而氣血兩虛的結果就會使腦部的供氧不足,這時候瞌睡就找上您了。
為了幫您趕走討厭的瞌睡蟲,我們給您提供幾招小技巧:
(1)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您準備下午開會,為避免瞌睡,中午最好不要吃得太多或太快,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盡量吃些清新爽口的食物,這樣有助於血液清澈,防止氣血沉滯。
在選擇食物的順序上您也需要留心一下,在吃米、麵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前,建議您先吃些肉類或蛋類等蛋白質食物,以免體內血清促進素增加,導致大腦昏沉欲睡,影響反應力。
(2)保持充足的室內光線和良好的通風環境
當您的眼睛受到明亮光線的照射時,眼睛內部的褪黑激素分泌就會減少。醫生認為,如果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我們的大腦就容易保持清醒;反之,人就會昏昏欲睡,精神萎靡。因此,如果上班或開會時感到昏昏欲睡了,不妨讓光線更亮一些,這對於振作您的精神大有幫助。
除光線充足外,經常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也是避免哈欠連連的重要條件。如果室內通風設備不當,空氣交換不良,我們的大腦供氧量就會降低,當然會昏昏欲睡了。
(3)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