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孩子健康成長,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還要避免不良的習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的不良習慣並沒有引起父母們足夠的重視。有一些父母甚至沒有發現孩子存在的這些習慣是不良的,還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竟然是由父母造成的。所以,父母認識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助於幫助孩子避免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
根據相關調查,反映了我國城市孩子的飲食、睡眠、玩耍、運動、媒介接觸和衛生習慣現狀,其中暴露出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令人吃驚,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破壞了孩子體內的生理平衡,使孩子不能健康地生長發育,身高的增長也受到了極大的限製,甚至有些孩子長期不見有長高的跡象,落下很多的遺憾。
1.過度饑餓或者過度飽食
很多孩子放假時在家,由於打電腦或者看電視等,到了該吃飯的時間不吃飯,等到很餓時才飽吃一頓。不按時吃飯的壞處不用講,但是過度飽食的壞處也是不容忽視的。
孩子全身的各個器官都處於一個幼稚、嬌嫩的階段,它們的活動能力很有限,如消化係統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動比較低,量也比較小。在這種生理條件下,如果吃得太飽,就會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吸收不良,不能保證增高所需要的營養和能量供給。父母一定要有計劃地供給食品,使孩子能始終保持一個正常的食欲。
孩子吃得太多,除了會造成肥胖之外,還會有以下危害:
(1)孩子大腦代謝紊亂。
長期吃得過飽,孩子大腦中的“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會大量增加,並在大腦中積累,進而導致腦動脈硬化。時間長了,大腦細胞因缺氧而逐漸壞死,致使功能減退,甚至腦組織萎縮,引起癡呆。
(2)毒素損害孩子身體。
長期飽食,使大量食糜積累在腸道中來不及消化,被細菌分解成有毒的代謝產物。這些毒物被吸收後可損害中樞神經係統,導致思維遲鈍,智商降低。
(3)腸道負荷過重。
長期吃得太多太好會極大地增加消化係統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消化能力相對成人差一點,更容易患病。
2.盲目進食保健品
有很多父母由於擔心孩子營養不足或者不夠健康等,常常沒有搞清楚狀況就給孩子買一大堆的保健品並且一定要孩子服用。根據某城市調查,64%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吃過保健品,82.7%的孩子認為保健品可以代替天然食品。
其實,現在的保健品五花八門,有些保健品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有些保健品成分不明,如果含有激素肯定會對孩子有害,有些保健品如人參就不適宜青春期前的孩子吃,他們吃了會導致性早熟,提前進入了發育“止步”階段,長高的時間也大大地縮短了。建議父母想要孩子吃保健品的話,一定要了解其具體成分,並征詢醫生意見。
3.父母在飯桌上批評孩子
這是一個很多父母都要改變的不良習慣。很多父母喜歡在飯桌上教育孩子,或者詢問孩子學習成績等。有調查顯示,超過一半孩子在餐桌上挨過父母的批評,有5.1%的小學生和6.9%的中學生經常在吃飯時被父母批評,從未在吃飯時挨過批評的小學生僅有43.2%,中學生僅占29.2%。我們一直提倡吃飯時要集中精神並保持愉快的心情,父母在吃飯時批評孩子輕則引起其心情不好影響胃口,沒有好胃口致使營養吸收跟不上,而嚴重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壓抑的情緒下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便相對減少,促進身高增長的潛力就大大“減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