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避免不良生活習慣,為長高創造條件(2 / 2)

前不久有過一例母親長期對孩子批評過於嚴厲,導致孩子出現癔病的事件,母親一批評就叫肚子痛甚至頭暈。在傳統的觀念中,“棒子底下出孝子”,認為打罵是“教育”的一種必要方式,其實是不對的,孩子身上的任何部位都不可以打。孩子的教育還是采取誘導啟發性的效果更佳,過度嚴厲的批評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其次,教育的時機也要注意掌握,最好避開吃飯時及睡覺前這兩個時段,可以選擇在飯後休息時進行。

4.慎防孩子“假期綜合症”

(1)什麼是“假期綜合症”?

假期,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盡情地玩樂?沒日沒夜地昏睡?還是努力地學習?本來,一個學期的辛苦上課,假期是讓孩子用來休息或者發展個人興趣的好時機。但很多時候,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人驚訝。據調查,學生在暑假最常做的休閑活動就是“看電視”,約八成學生每天看1小時電視,約四成的學生每天看電視3小時以上;其次是上網,約56%的學生上網,三成學生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還有部分學生每日昏昏沉沉睡個飽。懶覺、電視、網絡成了學生假期的主流。這樣子,孩子就很容易患上典型的“假期綜合症”。本來,假期是孩子放鬆充實生活的好時段,孩子若在這段時間多加強鍛煉多放鬆心情,更有助於快速長高。

但是,在難得的假期裏,孩子由於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打亂了原來上學時的生物鍾,而導致孩子在開學以後難以適應學校的生活。上學遲到、上課睡覺、精神不集中、迷戀網絡遊戲、感覺困倦等等。一般來說,孩子患上了“假期綜合症”後需要相當一段時間調整才能恢複到正常的學習生活。而這段恢複期,對於孩子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父母給孩子預防“假期綜合症”。

為了防止“假期綜合症”的發生,在孩子放假期間,父母要多加留意了。假期最容易混亂的就是睡眠的時間和學習的時間。孩子睡懶覺、玩遊戲、看電視,等都不能放任自流。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如孩子的假期作業、年紀情況等設計一個相對合理的時間作息表。上午什麼時候開始做作業,什麼時候看電視,看多久等。為孩子量身定做一個假期黃金作息表,要求孩子嚴格執行有利於預防孩子身心渙散。另外,父母可以有計劃地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孩子喜歡戶外活動,可以帶孩子去旅行,多認識大自然,也可以讓孩子參加不同類型的興趣班,發展孩子的綜合素質。少年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假期時間,父母要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多與孩子交流。

孩子的增高是一個全方位、統一的過程,為此父母必須做好合理的計劃。從孩子所處的環境、飲食習慣、睡眠習慣、衛生習慣等方麵著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給孩子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和孩子多一點交流溝通,從而保證孩子健康、快樂地長高。

第九篇 愛是一流的“增高劑”,給予孩子心靈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