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美國一些學者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40% 的血壓升高與甲狀旁腺有關。甲狀旁腺可以產生一種耐高熱的多肽物質,這種物質是引起高血壓的罪魁禍首,它被稱為“致高血壓因子”。致高血壓因子的產生會受到低鈣飲食的刺激,而高鈣飲食則可以抑製其產生。所以,攝入足夠的鈣,就可以減少一些誘發高血壓的因子,這也是它能預防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也不是說,隻要我們攝入足夠的鈣,就不會患上高血壓。隻能說,如果我們補充足夠多的鈣,就可以避免因為缺鈣而引起的高血壓,所以多補鈣也是預防高血壓的一個有力措施,尤其是對於那些本身肥胖、有高血壓家族遺傳史的易感人群來說,更是如此。
中國人普遍缺鈣比較嚴重
對於中國人來說,補鈣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一般來說,營養學家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鈣 800 毫克,特殊人群,比如嬰兒、孕婦、老人等則需要更多的鈣。但根據 2010 年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中國人鈣缺乏的程度非常嚴重,居民每天鈣攝入量僅為 391 毫克,也就是說我們攝入的鈣量遠遠不能滿足身體需要。
這種現象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中國傳統的膳食結構雖有很多優點,但缺少含鈣高的食物。比如,我們沒有喝牛奶的習慣,而喝牛奶是世界公認的最佳補鈣方式。而且,我們很多人並不了解什麼是正確、有效的補鈣方式。有人會說,鈣片裏都是鈣,補鈣效果肯定最好。其實不然,通過含鈣量高的食物來補鈣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 D3 的幫忙,否則它根本不會在體內長期停留。隻補鈣卻不管維生素 D3,照樣可能會缺鈣。而維生素 D 又叫“陽光維生素”,可以從陽光中獲取,中國人本來就沒有日光浴的習慣,而且很多上班族也沒有時間曬太陽,這些都會影響體內鈣的含量與吸收。
從食物中補鈣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補鈣方式
明白了原因之後,現在我們要來關注解決方案。方案很簡單,從日常飲食中補鈣就可以了,這是最好的補鈣方式。那麼,哪些食物有較好的補鈣效果呢?
比如:酸角糕、牛奶、酸奶、奶酪、泥鰍、河蚌、螺、蝦米、小蝦皮、海帶、酥炸魚、牡蠣、花生、芝麻醬、豆腐、鬆子、卷心菜、花菜、白菜、油菜等,它們的含鈣量都相當高。
在這裏我想要格外提一下酸角糕,酸角人稱“鈣中之王”,缺鈣的人不妨多吃一些。而且,在補鈣的同時,還需要多曬曬太陽,促進鈣吸收。
多吃“鎂”食,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鎂:“心血管衛士”,生命活動的激活劑
雖然和缺鈣相比,缺鎂的情況沒那麼普遍,而且看起來似乎缺鎂也不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但是隨著我們對鎂的作用認識越來越多,我們發現它對心腦血管健康有諸多有益作用,補鎂已日益受到重視。
而且,隨著鎂與高血壓的發病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清楚,人們已經開始關注補鎂對預防高血壓的作用。臨床上我們已經發現,飲用水含鎂量低的地區,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都高於含鎂量高的地區。顯然,鎂對心腦血管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所以,想要預防高血壓,我們不能隻滿足於不缺鎂,還要補充更多鎂。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死、糖尿病等這些疾病,大都是在人到中年以後發病呢?醫學專家的研究結論是:這些病都與體內鎂含量降低有關。他們研究發現,因心肌梗死等病而死亡的患者,其體內鎂的含量遠遠低於正常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鎂被稱為“心血管衛士”。作為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鎂在人體運動功能活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之所以活著,全靠人體內一係列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維持著生命活動,而催化這些生化反應則需要上千種促酶(生物催化劑)。國外科學家研究發現,鎂可激活325 個酶係統,把鎂稱為“生命活動的激活劑”是當之無愧的。而且,鎂對人的心髒血管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人體如果缺鎂,就會導致心跳過速、心律不齊以及心肌壞死和鈣化等種種健康問題。
所以,想要預防高血壓,除了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合理睡眠、控製鈉的攝入量、多吃含鉀食物之外,還可以多吃一些含鎂的食物。
紫菜是“鎂元素的寶庫”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兒童每天需鎂 250 ~ 300 毫克,青春期約需 450
毫克,成年男性約需 350 毫克,成年女性約需 300 毫克,孕婦及經期、更年期女性約需 450 毫克,老年人約需 500 毫克。
很多的食物富含鎂,所以在正常攝入食物的情況下,一般不存在缺鎂的問題。但問題是,在運動後和高溫條件下,特別是長時間、高強度運動,會大量消耗體內的鎂,從而讓血清中的鎂明顯下降,降低肌肉的活動功能,甚至還會發生抽搐、痙攣等。這表明,我們體內已經嚴重缺乏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