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坦然麵對心理危機(4)(3 / 3)

我曾經和死神擦肩而過。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想起來終身難忘。那是我放暑假,爸爸媽媽帶著我坐飛機去北京旅遊,可是那個飛機在降落的時候“不爭氣”,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燒起來了,機艙裏全是煙,嗆死了。然後看到那些機組人員緊張地走來走去,空姐的表情很難看。機艙裏亂做一團,還有人在哭。還好通過機組人員的努力,飛機安全降落了。當時我還很小,沒有太多的心理活動。但現在想起來如果那次真的有事,也沒什麼後悔的,畢竟經曆了生與死的考驗。

人其實是大自然的,但人在社會中又變成了社會的。在幾十年的人生曆程中,人是從自然到社會再回歸到自然。死亡就是人和自然的對話,死亡讓人覺得人做了回真正的人。我想死亡的意義就在於回報這個文明的社會,回報撫育你的大自然。

現代物質高度文明的社會,人不能拒絕金錢。我也喜歡金錢,因為金錢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好些,可以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還可以激勵人的奮鬥,金錢能讓人實現自我的價值。但是文明的社會又不能“一切向錢看”。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喜歡燈紅酒綠的原因。我在深圳生活幾年了,從不去酒吧和夜總會,說來很多朋友都不相信,可確實是如此。有很多朋友請我去那玩,都被我回絕了。我可以吃最好的海鮮,可以住最好的酒店,可以穿名牌,但是我不會去酒吧和夜總會,我隻去咖啡廳和你聊天。

我想世界上比金錢重要的還有很多,有很多東西金錢是永遠買不來的。父母的愛是金錢買不來的,朋友的真誠是金錢買不來的,愛情是金錢買不來的,親情是金錢買不來的,思想是金錢買不來的,情感是金錢買不來的,智慧是金錢買不來的,永不放棄的信念是金錢買不來的,還有很多寶貴的東西都是金錢買不來的。

所以我總是在想我應該規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不過現在我還年輕,但總有個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去支配我的晚年生活。我想應該把自己回報給社會,回報給這個撫育我的大自然。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有一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首優美的MTV,歌名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宋祖英演唱的。我看到了那執著的鄉村老師,我看到一片鄉村的田野,我看到了山區那天真純潔的孩子們。當我聽完這首歌的時候,我已經淚流滿麵。

自從那以後,我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在我的晚年,假如我賺了很多的錢,我將把它全部捐給山區那些渴望讀書的孩子們,我要讓那些失學的孩子們重新返入課堂。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假如我沒有賺很多的錢,那我就把眼角膜捐獻給那些需要光明的人,現在政府的立法草案通過了,我的願望也可以實現了,這也是我最大的心願。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看待死亡。每一個人都應該規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都應該回報這個社會,回報這個大自然。人在活著的時候,多做好事,在離開這個世界以後更應該多做好事,讓愛的種子灑滿人間。

回歸自然也是愛的奉獻。

二、好好地活下去心理健康十要

1.要注意朋友間的友情。哲學家培根說:“友誼使歡樂倍增,使痛苦減半”、“沒有真摯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獨的人”。與朋友在一起,使人歡樂快活,無拘無束無戒備,從而減輕心理壓力。要記住: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比任何金銀珠寶都要貴重,更美好。

2.要善惡分明。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能做的要積極參與,不能做的要盡力支持;而麵對邪惡,則要挺起胸膛,敢於正視和鬥爭。

3.要相信人的善良本質。不要總是從壞處去推測別人,沒有一生下來就壞的人。

4.要說真話、辦實事。說真話、辦實事會使人心理踏實而感到輕鬆愉快,而弄虛作假、相信迷信則易使人惴惴不安,成為心理健康的大敵。

5.要慎“獨”。單獨一人時做錯事,往往要比在公開場合做錯事所承受的壓力大得多,所以,獨自一人時行為要慎重,不要行為不端。

6.莫要嫉妒別人。嫉妒很容易使你疏遠別人和心理上失去平衡,實際上,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就,不如自己去努力爭取。

7.要少發脾氣。常發脾氣不僅會使矛盾激化,影響人際關係,也會因情緒不穩而對自己的健康貽害無窮。

8.莫要論人是非。閑論人是非,輕者朋友、同事翻臉,重則會鬧出人命,對人對己都會增添無謂的痛苦。

9.要敞開心扉。與人開誠布公、以誠相見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受到別人的歡迎,輕鬆愉快地生活。

10.十要遠近兼顧。想問題辦事情,切不可顧了眼前誤了長遠,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人,收拾殘局時心理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