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坦然麵對心理危機(3)(3 / 3)

二、關於自殺

1.自殺越來越普遍

自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哲學家、神學家、醫生、社會學家及藝術家都對自殺現象甚感興趣。法國哲學家加繆說,自殺是唯一真正的哲學問題。唯一嚴肅的問題是“自殺問題”。“自殺是對個體生存意義的否定和對個體所在社會的否定”。    也有人認為,自殺的傾向是天生的,是由於不愉快的經驗累積而成的,“自殺的人必須有好幾件事情同時出了差錯。我不認為自殺純粹是由於生物因素所造成,但它卻是由潛在的生物危機所引發的。”

演藝圈頻頻發生明星自殺、北京、武漢、深圳三地高校大學生自殺、農村層出不窮的農民自殺、越來越多青少年選擇自殺無不說明我們心理健康的況狀。

人為什麼要選擇自殺?也許是個永永遠遠也說不清的話題。但越來越多的群體選擇自殺,也許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北方網的一篇言論曾分析過農民自殺或他殺的典型案件,認為“它們極具代表性地顯示出中國農民普遍的心理亞健康,農民以及農村精神生態環境,不能說不具有日趨惡化的嚴重勢頭。農民,我們的衣食父母,於政治上處於弱勢、經濟上處於弱勢、文化上處於弱勢,而今,我們終於看到了這些弱勢合並症的惡果,我們的農民兄弟最終淪為心理弱勢群體”,於是農村自殺率高於城市3倍,即全國90%的自殺發生在農村。

中新網的一篇言論分析大學生自殺或他殺時認為,“心理障礙、生理疾患、學習和就業壓力、情感挫折、經濟壓力、家庭變故以及周邊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都是學生自殺的直接原因。其中,激烈的學習競爭、就業競爭是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麵,自我期望值過高,在學習上遇到挫折後產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也會導致學生走上不歸路。”

著名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聶振偉副教授說,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主要在於他們所麵對的社會壓力比較大,而他們在學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這就造成了他們的心理素質不高,麵對壓力缺乏相應的應對能力。

關於中國婦女自殺比較多的問題,著名婦女問題專家林亞男女士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婦女整體麵臨的壓力比較大,又容易受情緒影響。婦女除了要在工作中接受和男士一樣的社會競爭壓力之外,還要做好家庭主婦,有許多婦女還常常受到家庭暴力的侵害。此外,婦女還受到來自子女方麵的壓力,一旦子女學習、生活遇到問題,做母親的就很容易自責,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2.什麼樣的人容易自殺

(1)家長有自殺傾向

頗多自殺者的父母尤其是母親,有自殺的意念或行為。例如:自殺者的母親因婚姻破裂,常鬧著要自殺。故此,這些年輕人的自殺,亦隻是將家庭內的潛在自殺意念,具體表現出來而已。

(2)暴力傾向的父母

很多青少年自殺者是來自有暴力傾向的家庭,其父母教養子女模式較苛刻,常用暴力的管教方法,兒女幼時常受虐待。

(3)家庭的危機

自殺者的家庭出現危機,這危機雖然不以自殺者為中心,卻會影響全家。例如:兄弟姊妹中有人患病,令父母全神貫注病者身上,因而減少對自殺者的責任及關懷。

(4)抑製情緒

大部分企圖自殺者因危機的出現而變得抑製,但亦有情緒顯得甚為激動或敵對的時候。在自殺前,他們對現況一般都感到無助,對危機的解決認為無望。

(5)侵犯或衝突

自殺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個無法解決的衝突。例如:自殺者成績平凡,但家長堅持要老師安排轉讀名校;自殺者雖然極喜歡就讀原校,但轉校的決定無法改變。

(6)外控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