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坦然地麵對生活(2)(2 / 3)

當我遇到自己無法平複的壞心情時我會去找心理醫生,因為這也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之一。以前我是朋友們的傾訴對象,因為我會幫他們分析,後來我發現當朋友的主觀成見很嚴重時我說什麼也沒有用,其實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人自身,如何釋放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

同朋友在一起是最好的選擇

李女士,自由職業,現居廣州,收入不詳

工作和生活一般不會讓我太頭痛,因為我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解決那些問題。但是,每個人都有死穴,我的死穴就是情感,也許越在乎的東西就越不懂得如何麵對。除此以外,有時我會莫名其妙地感到不愉快,可能是每個人都有情緒低穀期吧。

當我情緒不好時我會給朋友打電話,這是我最常用的方式,畢竟不會有時間、地點、金錢的限製,最直接也最快速。有時也會去旅遊,但那要根據具體條件而定,激烈的活動都不會去做,主要是我從不喜歡太過激烈的活動。SHOPING也是排解煩悶的方式之一,買到漂亮的衣服,就很開心了。偶而我也會一個人喝酒。

當我想傾訴時我會選擇朋友或陌生人。朋友最理解我,陌生人最安全,當然隻會選網絡上的陌生人,不是隨便碰著一個就說,也是要看對方與你互動的感受如何。有時我也會選擇異性,因為異性的思維方式與同性不一樣,我很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但我不會去看心理醫生,因為需要釋放不等於不懂得某些道理,也許我自己說出來的道理比心理醫生還強,再說現在國內的心理醫生水平有限,釋放隻是需要換一種心態,不是需要某人說大道理。但是如果我覺得自己嚴重到有憂鬱症的傾向時,我會尋求醫生的幫助。

當朋友向我傾訴時,我會傾聽,然後表示足夠的理解,如果對方需要,再進行某些恰如其分的分析。我應該是一個釋放的好對象吧,因為我善解人意嘛。

喝酒、唱歌、跳大戲

張鍵,男,33歲,自由設計師,現居廣州,月收入2~3萬元

我是湖北人,這樣的話題讓我回答就是“喝酒、唱歌、跳大戲”。家鄉的說法,意思是有煩心的事了,應該做這三件事。

我做自由設計師3年,煙癮越來越大。很多時候做一個設計要熬上一個星期,每天隻睡兩個小時的覺。發泄?當你累得不行,對方還不停地催,不發泄怎麼可能。年輕的時候會罵人,摔東西,甚至把稿紙撕了,“他媽的,老子不幹了!”

現在年紀大了,不能說想開了,而是知道了,不管怎麼發泄或者傾訴,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男人嗎,總不能像女人一樣哭哭啼啼,逢人就說,見人就講。我要釋放情緒的時候大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我覺得隻要我的工作沒問題,感情、生活都會跟著順利。所以,也就是一幫朋友唱唱歌,喝喝酒。我討厭喝酒,應該說從來都沒喜歡過,但跟酒精相比,我更不喜歡憋悶的感覺。醉倒不必,有酒喝就好。但這樣的機會也不多,太忙了,忙到除了煩連想著去發泄一下的想法也沒了。

我不知道有什麼發泄場所或者心理診所,有時候深夜工作到膩煩,我會聽聽收音機,聽聽電台裏年輕人的情感發泄,我會覺得很可笑。我不喜歡以人為傾訴對象,不管是誰,我沒有權利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經曆聽我嘮叨,所以,我也不是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

網路上的心情日記

毛毛,女,31歲,會計,現居廣州,月收入8000元

我的性格很內向,在單位,除了工作上的事,很少講話。我先生的工作是軟件編程,他也是沉默的人。剛結婚的時候,每天回到家,聽著他劈裏啪啦敲鍵盤的聲音簡直想發瘋。

以前我不懂,所以,隻是一個人呆著跟自己較勁。後來有一次聽晚間節目,很多人打電話向主持人傾訴,一個30多歲的女人說自己發泄的途徑就是寫日記,貼在BBS上,有很多網友和她分享共同的心情,這讓她覺得很快樂。那是3年前了,我還不知道BBS是什麼東西。後來,我把自己的不愉快發到網絡上,沒想到有很多人把他們的感受也貼在我的帖子下麵。其實內容無非是一個怨婦的一些嘮叨,但對我來說,這比任何東西都能緩解我的情緒。

想想世界上有這些陌生人,在分擔著我生活的煩惱,這讓我很開心。我不喜歡跟朋友傾訴,繁華城市的陰暗麵總是欲蓋彌彰。可能是我悲觀,我認為人是最不可靠的,我需要傾訴,但不想被人看穿。

生活的不如意總是會有的,普通人的生活也不會過分到看心理醫生或非發泄不可的地步,不過是一個稍縱即逝的心情,今天有,明天無。堆積久了會崩潰,以我的性格,更喜歡當垃圾桶,在別人的不如意裏檢討和安慰自己。

建議大家去“發泄場”

亞新,男,31歲,在某電台主持傾訴節目6年,中級心理谘詢師,現居武漢,收入不詳

每晚10點,我主持的《今晚我和你》與聽眾準時相約。在這1個小時內,我要接進5到6個電話,每個電話聊10到15分鍾。有的聽眾甚至在節目之外的時段還打電話“騷擾”我。他們的年齡層分布很廣,從15歲的學生到81歲的老太太,問題也五花八門,學習的、工作的、生活的、情感的。我很清楚,作為心理谘詢師,我知道自己隻能在“共情”的基礎上,給對方以補網的漁,而不授之以魚。但很多時候,人就不受控製地參與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