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坦然地麵對生活(1)(3 / 3)

“我不就是說說嘛,你值得發這麼大的火嗎?”常常有女性朋友在和丈夫“談崩了”以後,這樣抱怨道。的確如此,兩口子過日子避免不了小矛盾,誰嘮叨幾句都正常,但是有的家庭就在這種無休止的嘮叨和挑剔中解體了。女人的鬱悶該怎樣傾訴呢?陶樂絲·卡耐基是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學家卡耐基的夫人,她對婚姻家庭問題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她在《寫給你》一書中提到:對於男人來說,一個女人愛嘮叨和挑剔比奢侈浪費更為不幸。她在書中還引用了這些資料:美國一位心理專家通過對1500對夫婦進行婚後生活調查,發現被丈夫們認作妻子最嚴重的缺點是嘮叨和挑剔。詹森性情分析是美國一家著名科研機構,其研究證實,嘮叨和挑剔比其他惡癖給家庭生活帶來的傷害多。女人的嘮叨和挑剔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女性朋友必須好好地正視它。

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谘詢師張東分析說,無論是嘮叨,還是挑剔,都與女人的自卑、懦弱和焦慮有關。她們試圖通過這兩種方式加強和丈夫的溝通,提高家庭地位和在孩子麵前的威信。常常有女性在和心理醫生交流的時候說,自己嘮叨完了頓感輕鬆、思維清晰,挑剔完了感覺挺痛快的。這說明嘮叨和挑剔積極的一麵就是為自己減壓,但是相比之下,她們卻沒有注意到更嚴重的負麵影響。男人開始還與愛嘮叨和挑剔的妻子理論,但日久天長,他們很可能就變得很有手段,要麼冷戰,要麼拿出事業心強、工作壓力大、應酬多等諸多理由來“延長”工作時間,由此導致在家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短到隻把家當成一個寄宿的地方。本來以溝通為出發點的嘮叨和挑剔,往往導致把精神垃圾傳遞給丈夫,妻子這種不明智的做法常常導致傷害丈夫的感情和自尊心,破壞了家庭的和諧環境。

如果和朝夕相處的丈夫探討一些單位不愉快的事情,以及抱怨丈夫家的親戚,丈夫無奈之下隻得給出這樣兩個建議:要想工作不煩不躁,你最好辭職;要想徹底消除和大家族的矛盾,隻有離婚。所以,常常丈夫說出這兩個“底線”的時候,也是他最無奈的時候,嘮叨和挑剔就開始變成一次次吵架的導火索。那麼,女性朋友怎樣來傾訴呢?如何換一種思路來和丈夫進行積極的溝通呢?張東醫生建議,可以換一種思路,既把壓力打發掉,又能不妨礙和丈夫的交流。而加強夫妻溝通的積極辦法則是找信任的朋友傾訴心中的煩惱。其實,無論對於事業,還是婚姻生活,都是需要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找朋友聊天,或者找心理醫生谘詢,就會及時矯正自己的思維偏差。隻有經常認識自己的不足,才能多找生活的快樂,趕走威脅婚姻家庭的“老虎”。

2.抑鬱女性應更多尋求社會接觸

以前長期認為抑鬱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多出現“對抗逃避”行為,最近的研究認為抑鬱女性更多尋求與社會的接觸。

應激激發的對抗逃避反應,根據感受到的威脅程度不同有進攻行為到逃避行為的不同反應,見於從高血壓到酗酒多種情況。而雌性對付抑鬱的一個廣泛的特征是“照料和友好”。

許多雌性動物包括女人對應激的反應是保護和養育後代、尋求社會接觸和他人支持,尤其是其他女人的支持。友好方式包括與親友的電話交談到迷路時問路的簡單的社會接觸。

如同對應激的對抗逃避反應有生物學變化的基礎,這種“照料友好”模式也有生物基礎,與垂體後葉催產素有關。後葉催產素與腎上腺素一樣應激時男性和女性體內都產生,但是女性雌激素提高它的作用,而男性激素與之拮抗。體內後葉催產素水平高的人和動物更平靜、放鬆、更多社會性而較少焦慮。

典型的父親在工作壓力過大時,回到家後,他對應激的反應是希望獨自一人,享受遠離工作的平靜。如果工作的應激過強,他的典型反應是粗暴地與妻子或孩子產生一些衝突。典型的母親反應則是將注意力放在教養孩子上。

男性和女性對應激的不同反應能幫助研究者理解為什麼應激對男性更容易造成不良健康後果。女性的“照料友好”調節係統在應激時保護女性,這使得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七年半。

二、學會傾訴

1.六城市調查:向誰傾訴

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西安六城市調查

為什麼迪廳每天都充滿了忘情舞蹈呈癲狂狀的人?為什麼沙灘上總有孤獨思索的背影?為什麼卡拉OK裏不停地傳出聲嘶力竭的“歌聲”?為什麼已經直奔40而去的某個老歌星還在吼叫“給我一點空間”,並受到人們的歡迎?為什麼已經開始有專業的“發泄公司”提供各種發泄的方式和場所……

對物質的極端追求擠壓了人們的精神空間。被物質化了的生活需要一個出口來平衡人們日益緊張的心理。就像一個足球運動員,我們也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在這個變得有些神經質的時代,社會學家們一致呼籲:“給自己一點釋放的空間。”那麼,你,有多少釋放的空間?

所有的事情自己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