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排是指根據具體工作的重要性和難易程度對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有效的工作安排可以緩解過多的壓力。先做不喜歡的工作,然後再做喜歡的工作的整體效率要比先做喜歡的工作,後做不喜歡的工作效率高。合理的安排時間,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繁瑣的工作帶來的壓力。
(2)自我工作能力提升
個人的能力與壓力感有密切的關係,能力越強,感受到的壓力越小,而對壓力的態度越積極。對壓力的態度積極可使壓力變為動力,而對壓力的消極態度可使壓力變為阻力。個人應注意自身良好的心態和正確人生觀的培養,努力增強自身實力,如知識、技術、人際交往等技能,可有效減少因自身能力不足而體會到的壓力。
2. 組織如何解壓
(1)改善組織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減輕或消除工作條件惡劣給員工帶來的壓力。給員工提供一個爽心悅目的工作空間,有利於達到員工與工作環境相適應。提高員工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減輕壓力。確保員工擁有做好工作的良好設備條件。
(2)從組織文化氛圍上鼓勵並幫助員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學會緩解壓力、自我放鬆。組織可為員工訂閱有關保持心理健康與衛生的期刊、雜誌,可開設宣傳專欄普及員工的心理健康知識,有條件的還可開設有關壓力管理的課程或定期邀請專家講座、報告。可告知員工諸如壓力的嚴重後果、代價,壓力的自我調適方法,向員工提供各種鍛煉、放鬆的設備。通過運動和健身釋放和宣泄員工的壓力。
(3)組織製度、程序上幫助減輕員工壓力,加強過程管理。
①人力資源招聘中:注意識別人力資源的特點,選拔與工作要求相符合的人才,力求避免上崗後因無法勝任工作而產生巨大心理壓力現象。
②人力資源配置中:力求人與事的最佳配置,並清楚地定義在該崗位上員工的角色、職責、任務。可減輕因角色模糊、角色衝突等引起的心理壓力。
③人力資源培訓中:第一,可培訓員工提高處理工作的技能,使之工作起來更得心應手,減少壓力:第二,可進行員工時間管理培訓,消除時間壓力源:第三,可培訓員工的溝通技巧等,消除人際關係壓力源等等。
④人力資源溝通中:第一,領導或管理者應向員工提供組織有關的信息,及時反饋績效評估的結果,並讓員工參與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一些決策等,使員工知道企業裏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他們的工作完成得如何等,從而增加其控製感,減輕由於不可控、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第二,各級主管應與下屬積極溝通,真正關心下屬的生活,全方位了解下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給予盡可能的安慰、幫助,減輕各種生活壓力源給員工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和壓力,並縮短與下屬的心理距離。
⑤職業生涯規劃中:幫助員工改善思維,拋棄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太高的目標,而建立現實客觀的SMART(適合自己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實際的,基於時間的)式的發展目標。
⑥保障製度:完善員工保障製度,向其提供社會保險及多種形式的商業保險,增強員工的安全感和較為穩定的就業心理,減輕其壓力。
⑦向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並保持組織內部晉升渠道的暢通等,有利於幫助減輕或消除社會壓力源給員工帶來的壓力。
在減輕壓力的同時要注意減壓帶來的不良後果,在組織壓力管理措施和項目時應注意1.個體的差別:2.項目應隨著壓力源的改變而改變:3.鼓勵個體和群體積極參加項目的設計與修改:4.讓員工一起處理壓力:5.保持信息的準確和及時性:6.正確評估項目效果等。
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質量改善,健康水平提高。但是與此同時,伴隨著體製改革而來的國家政策的調整,利益格局的改變、競爭的日益加劇、社會衝突的增多、工作與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以及社會某些不良環境的影響,人們所承受的各個方麵的壓力越來越大,給組織管理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不斷的研究壓力管理可以給組織和個人帶來更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壓力管理將成為21世紀最關鍵也是最緊迫的管理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