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正確評價自己,熱愛自己。在正確評價自己的基礎上,要實事求是地悅納自己,發揚自己的長處,把自己當作有價值的人去接納和熱愛,以此提高自信,走出自卑的陰影。
4.確定合理目標,增加成功體驗。成功地表現自己,補償過去的失敗,對於戰勝自卑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懂得循序漸進的克服困難,鍛煉自己的能力。
5.加強體育鍛煉,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通過緊張有序的體育鍛煉,可以克服自卑者的懶散,以提高自信。自卑的學生往往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特別是那些學習差的學生,鼓勵他們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由此展示優勢,證實自己的價值,以提高自信。
克服自卑感從四方麵入手,自卑感是一種過低評價自己的自我意識,它會影響工作、學習、生活甚至會危害身體健康。克服自卑感應從以下四個方麵入手:
1.正確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心:人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和成長,由於先天和後天方麵的差別,在能力、素質方麵有一定的差別是毫不奇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揚長避短。不要老是拿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與別人的優點相比。
2.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客觀世界錯綜複雜,在實踐中遭受失敗和挫折是難免的。失敗是成功之母,要從失敗和挫折中吸取教訓,使自己得到提高。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和挫折而一蹶不振。
3.注意改善人際關係,創造良好的社交環境:注意處理好與一起工作、生活、學習的人的關係,與他們交朋友、多談心,對其他的人也應該相互幫助相互鼓勵。
4.培養堅強的意誌: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就要下定決心克服,在實踐中鍛煉堅忍不拔的意誌。對於外界的不良刺激不要過分計較。“天生我材必有用”,隻要選定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必能取得成功。
三、如何克服自卑感
自卑感是中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學習又不是很好的學生。他們往往因為學習不好常挨老師的批評,由此產生了自卑感。這種狀態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及今後的發展都是極其有害的,所以要極早糾正。
首先,應該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卑感是學習進步與健康成長的障礙。你渴望成功,卻不敢相信自己能獲得成功,最終有可能因空有自強的願望,但無改變現狀的行動而苟且庸碌,虛度年華。
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位媽媽帶她的兒子去動物園看大象,大象周圍有許多矮矮的木樁,兒子的腦子裏就產生了疑問:“媽媽,這麼大的象,一定很有力氣,可是它為什麼不掙斷這細細的鏈子逃跑呢?”媽媽告訴他:“這頭象剛來到這裏的時候還很小很小,當時就用這小木樁、矮棚圈著它,它當時很想掙斷鏈子跑出去,可是由於力氣小,每次都失敗了,於是就失去了掙脫鏈子的信心。盡管它一天天長大,但不知道現在自己有很大的力量,用力掙一下,就能逃出來。它不敢這樣想,當然也就不會這樣去做,因而隻好永遠被鎖在這裏,老死在這裏了。”
所以應該看到,自卑是要求自強的表現,往往有比平常同學更強的自尊心和更強的表現自我的欲望。當你一旦在學習上或其他方麵獲得成功,那種喜悅的心情不僅能激發你的自強信念,還能使你擺脫自卑的陰影,增強自信心,獲得走向自強的啟示。
第二節 依據科學辨別“心病”
一、辨別心病你會嗎
注意語言變化從就診者的語言特點來了解其心理活動,從而發現症結所在。有心理障礙的人會因為思維不正常而表現出特有的語言方式。如缺乏邏輯性、係統性、合理性,表現為過分囉嗦,甚至總有說不完的話,總要想方設法講完,心裏才舒服,或詞不達意,答非所問。有的人講話聲音細小,或結結巴巴,或語速過快,沒有停頓等,多與心理障礙有關。
觀察情緒狀態焦慮的人,緊鎖眉頭,愁眉苦臉,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抑鬱的人,嘴角下垂,雙眼無神,表情冷淡,或易悲傷哭泣;恐懼的人,麵紅耳赤,麵肌抽搐,眼神驚異;躁狂的人,得意洋洋,表情誇張;單純型精神分裂的人,表情呆板,狀若止水;青春型精神分裂的人,喜怒哀樂轉換頻繁。也有一部分神經症患者的表現完全與他們的心情相反,他們可以隱藏真實的內心世界,表現出特有的笑容,但那種笑容是很不自然的假笑。
注意行為舉止:一些形形色色的行為異常都可以作為辨別心理疾病的佐證。如有的人畏首畏尾,非常拘束,搓手頓足,動作不協調,甚至手腳發抖;有的人動作誇張,過分好表現;還有的人有許多怪動作,如不停地幹咳、哼鼻、聳肩、打哈欠、揉眼睛等,某些細微的一舉一動都可以提供參考。
觀察性格變化:一般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他們或者過分內向,或者過分外向,或者要求十全十美,或者過分偏執,或者過分愛鑽牛角尖,或者過分愛幹淨,或過分囉嗦、嘮叨等,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