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猶如冬日正午的陽光,去融化別人心田的冰雪變成潺潺細流。一個不懂得寬容別人的人,會顯得愚蠢,大概也會蒼老得快;一個不懂得對自己寬容的人,會為把生命的弦繃得太緊而傷痕累累,抑或斷裂。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不忽視功利的環境裏,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為別人讓一步路,這樣的人最終會無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強好勝而不肯接受別人的一絲見解,這樣的人最終會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無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責備而不肯寬容別人的一點瑕疵,這樣的人最終宛如淩空在太高的山頂,會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為“會思想的蘆葦”,因為弱小易變,因而情緒的波動,隨時都在改變對事物的正確了解。人非聖賢,就是聖賢也有一失之時,我們何以不能寬容自己和別人的失誤?
寬容並不意味對惡人橫行的遷就和退讓,也非對自私自利的鼓勵和縱容。誰都可能遇到情勢所迫的無奈,無可避免的失誤,考慮欠妥的差錯。所謂寬容就是以善意去寬待有著各種缺點的人們。因其寬廣而容納了狹隘,因其寬廣顯得大度而感人。猶如水一樣,以自己的無形而包容了一切的有形。孔子說:“智者樂水”。因為水的品質該當是寬容之極致了。一個智者是不會拒絕寬容的。
2.幽默是精神生活的鬆弛劑。當一個人處境困難或尷尬時,可以使用幽默化險為夷,或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通過幽默表達不便明說的潛在意圖,處理好某些問題。幽默大師肖伯納一天在街上散步時,一輛自行車衝來,雙方躲閃不及都跌倒了。肖伯納笑著對騎車人說:“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點勁,那可作為撞死肖伯納的好漢而名垂史冊了!”兩人微笑著握手道別,沒有絲毫的難堪。可見幽默是人們一種高尚的心理自衛行為。
人格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適當的場合,使用恰如其分的幽默,把一些原來很困難的場麵轉變過來。學會幽默可減輕心理上的挫折感,求得內心的安寧,是一種很好的自我保護方法。從醫學觀點來看,掌握心理自衛原則,對心理治療的施行特別有幫助。
哪裏有幽默,哪裏就有歡樂活躍的氣氛。幽默將文學與心理學相結合,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主要在體現四個方麵:
(1)幽默能使對方不愉快或忿怒的情緒一掃而光;
(2)當妻子盛怒時,丈夫的幽默可使一場爭執化為烏有;
(3)以輕鬆、俏皮的幽默語言與異性接觸交談,能使雙方很快打破隔閡;
(4)幽默的語言好比和風細雨,能掃除雙方的尷尬和沉悶的空氣。
所以,列寧曾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幽默就如一種活性物質或輕鬆劑。學點幽默好,它將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解除心理危機。
3.尋求積極的自我意識。“認識你自己”這個鐫刻在古希臘戴菲爾城那座神廟上的碑銘,猶如一支千年不熄的火炬,表達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今天,緊張的生活節奏、複雜的人際關係,多變的工作環境和感情世界,要求人們以積極心態描繪自我形象,麵對現實生活,駕馭好自己。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都是從小事上起步的,都是自信加奮鬥才能踏平坎坷成大事的。
“遠看風景天地寬”。它告訴我們要以長遠的目光看問題、看人生、看社會。不要隻盯在一針一線的得失、一時一事的挫折上。要知道人生是一個既有霪雨更有陽光,既有挫折更有成功,既有損失更有創造的美的綜合體。如果不能正確對待人生,則會導致個人與社會生活的失調,使得自己的生活頻率難融於社會生活的頻率中,個人的節拍難於融合到社會洪流中去。
尋求積極健康的心態,要具備積極的自我意識,明確的價值觀念,鬆弛的自我狀況。在生活中,培養多種興趣和愛好,做到自得其樂。通過與其他人的比較,就能得到心理平衡,知足常樂。不論工作,還是生活之中發生什麼事情,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不急躁,不悲觀,保持樂觀情緒。這樣,有利於身心健康,還可以延年益壽。
從導致亞健康的病因來看,對大多數亞健康患者來說,充分調動機體的調節能力,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可能比養成良好的生理習慣收效更明顯,這些心理習慣包括:
(1)從壞處想起的心理準備。即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必然帶來的高壓力和高競爭,對一切壞情況都做好足夠準備,這樣才不為壓力和逆境所困。
(2)自我期望適當。不要有太多奢望,心理明白這樣一個成功標準:隻要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就已是人間不易,其他事先讓位於這兩條標準。
(3)有勞有逸。要善於忙時偷閑,放鬆身心,尤其要注意與家人的溝通。事實證明:有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的人,壓力再大,往往也能有充沛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