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暫時回避法。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或人,皆可有意避開。對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非原則性的問題),不必計較,也不用認真對待,可以不了了之。
(8)環境調解法。在不愜意時,到公園或結伴郊遊、踏青去,或參觀書展、畫展、美展,使不良情緒得到轉變。
(9)請人疏導法。有苦楚時,要外露,可向親朋好友傾訴衷情,讓淚水流出來。在煩悶或遇事想不通時,同知己者交換意見,讓思想疙瘩解開,並獲得同情及精神上的安慰和援助。
(10)超脫法。當遇到矛盾時,可以避開,也就是無視矛盾;聽其自然,對什麼事都可看得出,想得通;對猝然來臨的打擊,泰然處之,或者是堅決把它丟開。
人生活在大千世界,萬事如意是不可能的。在精神生活中,喜、怒、哀、樂、悲、傷、恐七情的交替變化,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因而,有時情緒波動或精神、心境不佳,也是常事。在此情況下,適當地運用上述的某種方法,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運動帶你走出情緒的陰影。我們通常說的情緒陰影包括:
(1)無助感。感到缺乏能力,無法支配自己的生活。
(2)悲傷感。經常哭泣,感到毫無希望,覺得非常孤獨,也不愉快。
(3)喪失興趣。對曾經喜歡的活動不再感興趣。
(4)自我評價喪失或負疚感。感到無法正確行事,對自己失望,因拒絕他人而產生負疚感。
(5)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夜裏常常醒來而無法繼續入睡或早醒。也可能表現為睡眠過多或早上難以醒來。
(6)坐立不安易激怒。始終感到不滿意,易激怒。對他人的評價或評論極其敏感。
(7)有自殺或想死的念頭。有時對一切都失望。你會說:“我這麼痛苦,活著已沒什麼可值得留戀的。”
(8)注意力難以集中。很難將注意力集中於工作,甚至簡單的工作任務也似乎變難了。
(9)飲食障礙。食欲不振導致體重減輕,或進食過度導致體重增加。
(10)恰當的治療無法緩解慢性疼痛。出現持續的身體症狀,如頭痛、胸悶,而且容易患軀體疾病,如著涼、感冒。
(11)悲觀失望。對任何事物失去信心,因為你覺得它們從來都幫不了你。
(12)飲酒過量或藥物用量增大。通過飲酒或服藥來逃避現實。
其實有以上症狀並不可怕,通過運動進行心理調適和心理治療,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當然還需要自己有信心有耐力。
適當的體育運動或鍛煉,包括醫療、體育及有氧活動等,可以增強呼吸機能和腸胃消化的功能,活躍大腦、神經以及全身微循環係統,並能起到調節情緒,增強體質,健身祛病,抵禦衰老的效用。
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也在於靜養,正如人們在生活中要有“勞”有“逸”、勞逸結合一樣,在從事適當的運動(或鍛煉)中,安排好休息或靜養也是必要的。
親愛的朋友,你正在被失眠、無望感困擾嗎?你感到精力疲憊反應遲鈍嗎?你感到情緒沮喪無法振作嗎?請跟我們一起來,運動可以幫助你,改善自我形象,增加自信。鍛煉還有助於緩解緊張,使人有一種輕鬆感,情緒高漲。鍛煉時會產生一種物質叫內啡肽,這是體內自身合成的止痛劑,它可以影響到大腦中對疼痛、情緒以及感覺等信息加工的部位。因此,製定一個鍛煉計劃並付諸實施,你將獲益匪淺。
愉快的情緒使人對未來充滿信心,能承受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有的人處於貧困之中,仍不乏其樂,有人處於富裕環境,卻憂愁寡歡。這就是環境不能決定快樂的有無,對環境的認識與態度才能決定我們的情緒。
不良心態使人衰老。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現代生活節奏加快,這既帶來了發展,也給人增加了生存的壓力,使人們的心身負荷大大加重。緊張、憂鬱、焦躁、疲乏等心身疾病,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在我國近十年來心理疾病的發現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在青少年群體中,患心理障礙性疾病的人數上升趨勢更加明顯。有關專家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由不良情緒造成的占74%,不少醫學家和心理學家越來越重視不良心態和癌症的關係。許多調查的結論是:“不良情緒是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的催化劑”。
現代醫學已證實,憂鬱、緊張等會使人體產生一係列的病變。如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消化係統、泌尿係統等病變,影響人們的健康和長壽。巴西老年病專家愛德華多·戈麥斯指出:“憂鬱是加速衰老的最大原因。”如有些人在遇到重大精神創傷後,一段時間內就像老了10歲。這是因為長期處於精神憂鬱狀態,個體會產生許多的腎上腺和皮質類固醇,它不但會降低人體的抵抗力,還會加速單胺化醇加快衰老過程。美國科學家帕斯基認為:憂鬱使免疫排斥惡性細胞的功能減弱,從而增加死亡的可能性。帕斯基等研究人員對2000多位男性作了一項心理測試,發現憂鬱分顯著升高的人中,癌症死亡率增加,帕斯基認為,憂鬱與癌症死亡率的關係要比憂鬱與癌症發生率關係更大。憂鬱可以促進癌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