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預防糖尿病莫讓糖尿病盯上自己與家人(2)(2 / 3)

肢體感覺刺痛麻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不正確的姿勢或者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之後,都會出現手腳發麻的現象,這不足為奇,因為我們活動一下這些症狀就會逐漸消失。可是如果手腳發麻長時間都不能恢複,那麼就可能是你的神經末梢出問題了。所以,如果你時不時覺得手指尖、腳指頭刺痛、麻木,那就趕快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吧,這很可能就是高血糖在幕後搗鬼。

突然變得很胖。如果你屬於那種本來體形就比較胖的人,可是有一陣子突然間更加胖了,那就更要提高警惕了。有研究證實,對肥胖者而言,體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風險至少增加5%。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如果突然發福,如1個月內體重增加2~3公斤,或腰圍增長3厘米左右,最好去測測血糖。

對於肥胖者來說,他們本身患糖尿病的概率就比較高,再加上上述這些有代表性的症狀,那麼他們患糖尿病的概率就變得非常高。所以,肥胖者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平時的一些不正常症狀,以便將糖尿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適當控製體重利於防病

如果大家還記得第一章我們講到的糖尿病發病原因的話,應該知道,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孿生兄弟。幾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會遇到關於體重方麵的問題,因為體重的變化是糖尿病的重要伴隨症狀。所以,控製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麼,我們的正常體重應該是多少?或者說,想要預防糖尿病,體重應該控製在多少才合適呢?臨床上我們通常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評價。

第一種是簡易公式計算法。身高在165厘米以上的成年人理想體重是:身高(厘米)-100。如果體重在理想體重的±10%以內,正常;超過理想體重10%~20%為超重;超過理想體重20%為肥胖;低於理想體重20%為消瘦。例如,一位身高170厘米、體重75公斤的男性,其理想體重是170-100=70公斤。70公斤的10%是7公斤,也就是在63公斤(70-7)到77公斤(70+7)的範圍內是標準體重,所以實際體重75公斤還屬於理想體重。

第二種常用的是體重指數法(BMI),也就是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表示。BMI≥24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

第三種比較常用的是腰臀圍法。糖尿病伴有的肥胖多為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內髒型肥胖。我國以男性腰圍大於90厘米,女性大於85厘米,或腰臀比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5為腹部脂肪蓄積的界限。中心型肥胖者容易發生糖代謝和脂質代謝異常、高血壓及缺血性心髒病,所以嚴守腰圍這道防線,也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標準已經給大家了,我們現在應該已經知道自己的身材是否標準了。假如發現自己已經超重,就要通過適當減重來預防疾病了。

但是,關於減肥,很多人都有許多誤解,尤其是年輕女性,認為身體越苗條越好。還有些人希望減肥速成,采取腹瀉藥快速減肥或饑餓減肥等,這種方法很不可取。成人體重指數(BMI)低於18.5,便會導致營養不良和抵抗能力下降,而且這一人群的總死亡率高於體重正常的人。所以,還是那句話,過猶不及,減肥不能著急,不能過分,更不能亂減。

人體肥胖或消瘦的原因複雜,至今仍然沒有明確,我們隻知道,它主要與遺傳、飲食、生活習慣、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等多種因素相關。但無論哪種原因,都是由於能量代謝不平衡造成的。我們擁有的遺傳基因由先天決定,無法改變。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改變環境因素,如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所以,體重的控製,說到底最需要我們進行係統的自我管理。

關於減重的具體措施,目前社會上方法很多,如中西藥物、針灸、節食、減肥餐甚至手術等等,效果不一。對於健康的肥胖人群,我一直並不提倡藥物減肥,而是提倡節製飲食並且多運動。隻要我們攝入的熱量減少、消耗的熱量增多,體重自然會慢慢減下來,而且是足夠健康安全地減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