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快步走1小時就可預防糖尿病
三個月前的一個晚上,吃完飯以後我在公園裏散步,碰到了一位老朋友,他告訴我,自己受人所托,想谘詢一下是不是每天快速行走1個小時,就能夠使患糖尿病的概率降低一半。我告訴他,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和我的臨床經驗,每天快速行走1個小時,確實是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病概率的。
我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上看到過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內科醫生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結果,結果明確表示,增加運動量能顯著降低成年人罹患糖尿病的概率。道理其實很簡單,高強度鍛煉能更有效地減肥,並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所以,為了預防糖尿病,我建議大家每天至少運動30分鍾,而且一周至少要拿出5天時間來。但據我了解,一般情況下,很多中青年人都會因為缺少時間、沒有動力,無法堅持到底,不能達到這個基本目標,更別說快走1個小時了。
可是,假如你看了這個研究結果就會知道,一個人如果每天快步走大約1個小時,就可降低約五成的患糖尿病的危險。我想,那位谘詢的朋友也應該是看到了這篇報道,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疑問。
而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與日本國內59家糖尿病專科醫療機構的聯合調查,也證明了這一觀點。他們以1700多名40~70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對這些患者進行了長達8年的跟蹤調查。
他們根據運動量將患者分為幾組,並把他們的運動量與腦卒中、心肌梗塞等合並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進行比較。其中,運動量最多的一組相當於每天以時速6公裏的較快速度步行約70分鍾,而最少的一組,除了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活動外,幾乎不運動。
結果發現,運動量最多的那一組患者,因心肌梗塞等合並症而死亡的風險,是運動量最少的那一組的約47%,患腦卒中的風險隻有後者的約57%。
其實,在我看來,運動的種類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在運動中消耗足夠的熱量。不過大家也一定要明白:運動量適可而止,太少起不到效果,太大又會適得其反。所以,堅持適度的運動,是一種預防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有效手段。
我們都知道,快速步行可以消耗大量的體能,減少體內脂肪的堆積,防止發生肥胖,增加自身的糖耐量以及胰島素敏感性。同時,相對來說,步行也是一種最安全、簡便,同時也是最容易堅持下來的運動,比如說,在你上下班的路途上,快速步行不僅可以降低自己患糖尿病的概率,還節能環保,何樂而不為?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快速行走切忌空腹,因為空腹運動會引起胰島素下降,從而使血糖增加。同時,我們最好選擇那些比較安靜的自然環境,因為在所有的環境中,自然環境最適宜步行,大自然中不僅有豐富的氧氣,而且也不像室內空氣那樣較難流通,是最適宜的運動環境。
很多人都喜歡在晚飯後運動。在這裏我要提醒廣大的讀者,一定不要放下碗筷就支運動,一定要在飯後半個小時或者1個小時左右再運動,特別是老年人,一開始也不要快速步行1個小時,可以先從15分鍾開始,做到有階段、循序漸進,慢慢增加自己的運動量。隻有這樣,我們才會收到理想的運動效果。
生命在於運動,即使是健康人也需要運動,對於那些處於糖尿病邊緣的人群來說,這句話的分量會更重,更有意義。不要再把所有閑暇時間都花在室內了,讓運動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你一定會收獲更健康的身體。
?
瑜伽有益身心健康,還可預防糖尿病
瑜伽這項身心兼修的運動近年來風靡全球,備受推崇。隨著瑜伽的普及,喜歡它的人越來越多,一些中老年人也逐步加入到練習瑜伽的行列中。據說練習瑜伽可以緩解壓力,調節內分泌係統,改善不良飲食習慣,有著非常非常多的好處。而且,在很多國家,瑜伽已經成為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炎、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於是,很多人會問我:“既然瑜伽可以輔助治療糖尿病,那練習瑜伽能不能預防糖尿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