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預防糖尿病莫讓糖尿病盯上自己與家人(2)(1 / 3)

大家可以把這些特點和自家孩子進行對照,看看自己孩子是否屬於更容易招惹上兒童糖尿病的群體。相信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和糖尿病打上交道,而且一打就是一生。所以,為了避免自己家裏出現“糖孩兒”,大家可以聽聽下麵這些建議。

●從胎兒時期開始預防

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預防要從胎兒期開始,貫穿孩子整個成長期。孕後3個月、出生後1歲、11歲至14歲這三個階段是孩子脂肪細胞生長積累的關鍵時刻。要想避免孩子身體肥胖,就要避免在這三個階段能量過剩,以免形成過多數量的脂肪細胞。

而媽媽孕期的血糖水平,與孩子肥胖有關。孕期高血糖會增加兒童肥胖風險,而通過妊娠糖尿病的治療,可以減少巨大兒及兒童肥胖的發生。因此,女性在懷孕期間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避免攝入過多脂肪和能量物質,以有效控製血糖。但是,人們在克服“胎兒越大越好”的錯誤認識的同時,也應注意孕期體重不能過低,因為低出生體重兒及兒童期營養低下,會導致成年後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所以,預防兒童糖尿病,我們要從準媽媽這裏開始控製。

●嬰兒時期要進行科學喂養

條件允許的話,嬰兒要盡量用母乳喂養,每隔3個月就為孩子測一次體重,避開周歲內的第一個肥胖高發期;如果孩子超重,就要延遲增添輔食的時間,待添時先加菜泥、果泥,後添或少添澱粉類和固體食物。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滿周歲,可以自己進食以後,我們要從小就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讓他們多吃油炸食品、含奶油的冷飲、精糧及糖分多的食品和飲料,而應讓他們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瘦肉、魚類和雜糧,飲食盡可能健康均衡。

●督促孩子多運動

在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同時,我們還要督促孩子多運動。孩子的惰性強,家長就要盡量多跟孩子一起運動,比如全家爬樓梯、在家裏玩動物遊戲、騎小車、跑步、跳繩等。不要讓孩子經常泡在電視機前,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要控製在1小時之內。

●定期帶孩子體檢

對於有家族遺傳傾向或肥胖的高危孩子,父母要定期帶他們檢查血糖、尿糖,力爭早發現、早治療。父母平時要多關注和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在5~7歲及11~13歲這兩個發病高峰期,要定期帶孩子去醫院體檢,以防患於未然。

肥胖者這樣做,將糖尿病扼殺在搖籃裏

在這本書開篇,我就和大家說到,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如果在肥胖的同時出現了其他一些異常情況,那麼患糖尿病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如果你是一名肥胖者,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下列困擾時,我建議你最好到醫院測一測血糖,看看它們是不是患糖尿病的征兆。

經常感冒。要知道對於正常人來說,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感冒一次是正常的。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病,它和免疫功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肥胖者經常出現感冒的情況,而且恢複得也比別人慢,那就意味著免疫力出了問題,免疫力出了問題意味著機體內分泌代謝係統已經發生了紊亂,而代謝紊亂者是很容易患糖尿病的。

睡覺經常打鼾。你睡覺經常打鼾嗎?如果是,就要小心糖尿病了,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監測自己的血糖水平,因為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標誌性症狀。有醫院的臨床統計顯示,關於OSA,成年人的患病率約為4%;在糖尿病患者中,可達到23%以上。而在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過40%。所以,有打鼾習慣的胖人絕對是糖尿病高發人群。

吃了早飯反而更餓。假如你是一個腦力勞動者,比如辦公室白領,不知道有沒有在自己或者周圍人身上看到過這種情況:當你不吃早飯時,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還不覺得怎麼餓,可是吃了早飯後,反而餓得更厲害了。如果你是一名肥胖者,當你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說明體內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不聽使喚”了。這個時候,我建議你最好去醫院做個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長試驗,檢查一下自己機體的血糖及胰島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