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對維生素的認識永無止境(2 / 3)

例如,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牛津大學和英國心髒保護研究會的研究人員,對2萬多名40~80歲的人進行平均長達5年的跟蹤研究後發現,每天定量服用3粒複方維生素片的人,在患心髒病、癌症、白內障、骨折、哮喘、精神疾病等方麵,與根本不服用維生素片的人概率幾乎相同。這表明,口服用維生素並不能用於防癌。

為此,這些專家不無幽默地開玩笑說,“如果把錢用在新鮮水果蔬菜上,防癌效果要好得多。”

維生素對健康的作用比其它因素更大

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實際上並沒有否認維生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事實上,維生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要比其它因素影響更大。當然,這種作用既包括正作用,也包括反作用。

權威的美國環境健康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雖然有毒的化學物質和輻射射線,一直被認為是導致產生癌症等嚴重疾病的重要原因,但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尤其是維生素攝入量不足,對健康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要更大。

這份報告是在專家們經過全麵深入地研究後發布的。報告認為,在蔬菜水果中所含的大量維生素,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還遠遠沒有被發現——缺乏維生素不僅會誘發人們早已熟悉的一些常見病,更會使人體內的基因發生病變,而基因病變是目前所公認的癌症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除了誘發癌症以外,缺乏維生素還會使人的大腦受到嚴重損害,關於這一點,以前的認識是不充分的。

是否缺乏維生素與家庭的經濟條件有很大關係。研究表明,在收入較低的人群中,維生素的數量與實際需要量差別很大。在所有人群中,大約隻有1/3的人所攝入的維生素能夠滿足最低需求。

隻有及時攝入足夠的維生素C和E,才能降低患癌症的比率。

維生素C能致癌嗎

2001年下半年,我國數百家媒體紛紛轉載了“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維生素C並非有百利而無一害。在特定情況下,它也能誘發生成破壞DNA的物質”的消息,使得維生素C究竟能治癌還是致癌的爭論再起波瀾。

消息援引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的研究結果。該小組通過試管實驗發現,維生素C能夠作為催化劑幫助生成一種“基因毒素。”這種毒素與DNA(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作用後,會導致DNA發生突變。

雖然消息隻是說“會導致DNA發生突變”,並且在最後還著重提出了“這與維生素C對人體具有的多種有益功能並不相互排斥”。但人們更願意簡單地認為:“吃維生素可以致癌”、“吃維生素C不好”。

這一說法出台後,遭到我國多名權威專家的一致否定。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葛可佑教授認為,無論“過量服用維生素C致癌”的說法能否成立,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人每天補充的維生素C離基礎劑量還差得很遠,根本就別提什麼“過量”了。以他自己為例,他每天服用維生素C400毫克已經有10年了,身體很好。

葛可佑教授強調說,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這樣的結果隨時會有。但是要成為科學的結論,必須經得起很多次重複。一個結果、一次實驗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正確理解維生素C的作用

隨著科學的發展,維生素C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廣泛認識。現在全世界有太多的人,在通過服用維生素預防癌症的發生。

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調查表明,全美國癌症病患者中有高達43%的人在服用多種維生素防癌。其中55~64歲年齡段中有24%的人在這麼做,65歲以上的年齡段中有54%的人在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