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調味品的安全選購(2)(3 / 3)

摻入紅磚粉不購買如發現辣椒粉比正常貨重、碎片不均勻,用舌頭舔感到牙磣,則是摻入了紅磚粉。

摻入玉米等穀粉不購買如發現辣椒粉色澤淺,發黃,放在口中感覺黏度大,投入清水中能起糊,則是摻入了玉米粉或其他黃色穀粉。

摻入豆粉不購買如通過仔細觀察,發現辣椒粉中黃粉過多,鼻嗅有豆香味,品嚐略有甜味,則是摻入了豆粉。

摻入顏料不購買可用手指用力撚磨,或用清水浸泡,有手指染色或水中脫色的肯定是加入了顏料。

芥末麵

市場上銷售的正品芥末麵多是一種學名為“黃芥”或與它很接近的植物幹芥末麵常見的質量問題種子,經磨碎後而成的黃色顆粒粉狀物。可驅腥除膻。

主要是用糧食物質摻假。

芥末麵品質巧鑒別

鑒別摻假芥末麵可由以下幾方麵進行:

色、香、味鑒別摻假芥末麵的顏色、顆粒大小、氣味隨摻入不同物質和摻入量而異。現一般摻入黃色穀物(如玉米麵等)則呈淡黃色或金黃色,刺激性辛辣味也明顯減弱。

目前,我國尚無芥末麵統一的國家強製性標準,其產品檢測需依靠地方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

淘洗鑒別像淘米濾沙子一樣反複淘洗芥末麵,因糧食粉末的比重較大,就會剩在容器中,用嘴嚐一下,如無明顯芥末味,就是摻入了糧食物質。

芥末麵安全購買小竅門

正常品應具有刺激的辛辣味,用水攪拌後,過15分鍾,刺激味更加強烈。這樣的芥末麵可購買。

桂皮

桂皮常見的質量問題

用樹皮冒充。

桂皮品質巧鑒別

優質桂皮皮細肉厚,外皮呈灰褐色,斷麵平整,紫紅色,油性大,香味濃,味甜微辛,嚼之少渣,涼味重。

目前,我國尚無桂皮統一的國家強製性標準,其產品檢測需依靠地方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

劣質桂皮呈黑褐色,質地鬆酥,折斷無響聲,香氣淡,涼味薄,若斷麵呈鋸齒狀可能是樹皮冒充。

桂皮安全購買小竅門

主要根據感官性狀鑒別出品質後再購買。

火鍋底料

火鍋底料常見的質量問題

●用劣質原料如地溝油做牛油;

●為了減少牛油分量,添加包裝用石蠟;

●回收火鍋底料重複使用。

火鍋底料品質巧鑒別

牛油是火鍋底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用正宗牛油製作的底料一般呈長方形,有一定硬度,表麵有一層明顯的油脂,直觀為天然辣椒油色,嚐之口感舒適、鮮味濃鬱、鹹度適中,聞之有純正的麻辣香味,不含任何色素和食品添加劑。

由於火鍋底料屬食用複合型調料,而且產品地域性很強,目前尚無統一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各火鍋底料生產加工企業產品質量標準不一致,衛生要求不統一,所以專業鑒別依據各企業產品標準進行。有的地方建立了火鍋底料地方標準。

劣質火鍋底料往往采用劣質原料,摻入一些食品加工助劑,甚至使用地溝油。這種火鍋底料聞之牛油氣味不正、有異味,底料表麵油脂無光澤,醬色黴黑,甚至有酸敗味。

火鍋底料安全購買小竅門

一看首先看包裝上是不是有生產廠家的廠址、廠名、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聯係方式等。

二觸用手攆碎塊的底料,含牛油的底料有滑膩的感覺,而含石蠟的則非常幹澀,特別硬,掰都掰不斷。

三用使用過程中牛油在火鍋裏20~30℃就完全熔化了,而含石蠟的底料熔化得較慢,一般在50~70℃才能熔化。

芝麻醬

芝麻醬是將芝麻烘烤、磨製,再加入香油調製而成,是涼菜、涮羊肉、麵食等食品的常用調料,賦予食品以特有風味。

芝麻醬常見的質量問題

●用黴變花生米摻入芝麻醬;

●隨意添加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如添加甜蜜素;●用過期的方便麵和花生做原料。

芝麻醬品質巧鑒別

正宗芝麻醬具有芝麻香氣,醬棕紅光亮、細膩油滑、濃稠適中,味微甘有油酥感。

芝麻醬品質的專業檢測主要指標有:脂肪含量、酸價、水分及揮發物、細度(通過孔徑0.28毫米標準銅篩)、含砂量、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和芝麻醬脂肪等。

假芝麻醬多采用花生,有的甚至是黴爛花生廢料、玉米、糕粉混合磨製而成,再加入其他植物油,少量或不加用香油。假芝麻醬含有大量的黃曲黴素等有害物質。鑒別時可發現這種假芝麻醬顏色暗淡無光澤、缺少應有的香氣、味道怪異、甚至苦澀或有黴爛味。

芝麻醬安全購買小竅門

消費者購買時可用加水攪拌芝麻醬的方法鑒別真假芝麻醬,純芝麻醬越攪越幹,而摻入了其他物質的則越攪越稀,有的甚至有異味、酸臭味,且易長白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