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類
食用菌類屬於低等植物菌類中的真菌,因其味道鮮美,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磷、鉀、鐵、鈣等礦物養分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因此被人們稱為“保健食品”。
在食用這類食品時,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誤食毒菌,否則就會造成中毒,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腹瀉、昏迷、幻視和精神失常等症狀,甚至造成死亡。鑒別毒菌的方法是:可吃的菌類顏色大多是白色或棕黑色,肉質肥厚而軟,皮幹滑並帶絲光。毒菌則大多是顏色鮮豔,外觀較為醜陋,傘蓋上和菇柄上有斑點,有黏液狀物質附著,用手接觸可感到滑膩,有時具有腥臭味,皮容易剝脫,傷口處有乳汁流出,並且很快變色。
銀耳
銀耳又稱白木耳,是我國的一種經濟價值很高、很珍貴的膠質食用菌和藥用菌,它不僅是席上珍品,而且也是一味久負盛名的良藥。
銀耳常見的質量問題
目前市場上銀耳主要的質量問題是用二氧化硫熏製銀耳。
銀耳品質巧鑒別
不同質量的銀耳感官差異很大:
優質銀耳幹燥,色澤潔白,肉厚而朵形完整,圓形傘蓋,直徑3厘米以上,無蒂頭,無雜質。
次質銀耳色白而略帶米黃色,朵形完整,肉略薄,直徑1.3厘米以上,無蒂頭,無雜質。
劣質銀耳色白或帶米黃色,但不幹燥,肉薄,有斑點,帶蒂頭,有雜質,朵形不正,直徑1.3厘米以下。
銀耳品質的專業鑒別檢測項目有:米酵菌酸、鉛(以Pb計)、砷(以As計)、汞(以Hg計)等指標。
銀耳安全購買小竅門
購買銀耳時注意從朵形、色澤、氣味和滋味上來判定。
從朵形上察好的銀耳朵形完整,泡過以後不蔫不軟。
從色澤上看沒有經過二氧化硫熏製的銀耳,顏色是很自然的淡黃色,如果顏色很白,就要小心了,否則會購買了“毒銀耳”。
從氣味上聞好的銀耳的氣味應該是自然芳香,如果聞到刺激的氣味,建議不要購買。
從滋味上嚐銀耳本身無味道,選購時可取少許試嚐,如對舌有刺激或辣的感覺,可能是用二氧化硫熏製的銀耳。
黑木耳
黑木耳常見的質量問題
1.黑木耳的次品形狀
黑木耳由於生長的環境、采收季節和晾曬程度的不同,可形成拳耳、流耳等五種次品,其品種特征如下:
拳耳在陰雨多濕季節晾曬不及時形成的,是翻曬時互相黏裹所致的拳頭狀木耳。
流耳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采收不及時而形成的色澤較淺的薄片狀木耳。
流失耳因高溫、高濕導致木耳膠質溢出,肉質破壞而失去商品價值的木耳。
蟲蛀耳被蟲蛀食而形成的殘缺不全的木耳。
黴爛耳木耳保管不善,被潮氣侵蝕後形成結塊發黴變質的木耳。
2.黑木耳的摻假形式
黑木耳中摻假的物質有糖、鹽、麵粉、澱粉、石堿、明礬、硫酸鎂和泥沙等。摻假的方法是,將以上某物質用水化成糊狀溶液,再將已發開的木耳放入浸泡,曬幹,使以上這些物質黏浮在木耳上,以使木耳的重量大大增加。
黑木耳品質巧鑒別
優質黑木耳耳麵黑褐色有光亮感,耳背呈暗灰色,不混有拳耳、流耳、流失耳、蟲蛀耳和黴爛耳;朵片完整,不能通過直徑2厘米的篩眼;耳片厚度1毫米以上;雜質含量不得超過0.3%。
次質黑木耳耳麵黑褐色有光亮感,耳背呈暗灰色,不混有拳耳、流耳、流失耳、蟲蛀耳和黴爛耳;朵片基本完整,不能通過直徑1厘米的篩眼;耳片厚度0.7毫米以上;雜質含量不得超過0.5%。
劣質黑木耳耳片色澤多為黑褐色至淺棕色;拳耳不得超過1%,流耳不得超過0.5%,不得混有流失耳、蟲蛀耳、黴爛耳;朵片小狀成碎片,不能通過直徑0.4厘米的篩眼;耳片厚度0.7毫米以下;雜質含量不得超過1%。
黑木耳安全購買小竅門
市場上出售的黑木耳,有四個等級和一個等外級,其中一級品,不僅質量好,而且營養成分也高,消費者在選購黑木耳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加以鑒別:
觀朵形以朵大均勻,耳瓣舒展少卷曲,體質輕,吸水後膨脹性好的為上品;朵形中等,耳瓣略有卷曲,質地稍重,吸水後膨脹性一般的屬於中等品;如果朵形小而碎,耳瓣卷曲,肉質較厚或有僵塊,質地較重的屬於下等品。
看色澤每個朵麵以烏黑有光澤、朵背略呈灰白色的為上等品;朵麵萎黑,無光澤者為中等品;朵麵灰色或褐色的為下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