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喜歡喊“我要跳樓”的嘉嘉(2 / 2)

2.建議孩子父母積極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從而彌補孩子失去至親的心靈空缺。讓孩子切身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而不至於成天沉溺於失去奶奶的痛苦之中。

3.全家聯手渡過心理危機。由於奶奶的去世對整個家庭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長期沉浸於痛苦中對全家人身心都不利。家庭成員最好能夠多創設些共同相處的機會,組織一些戶外活動,以便轉移注意力,找回往日溫馨快樂的感覺。

嘉嘉父母表示讚成輔導老師的提議,並表示以後加強與老師的聯係。為了幫助嘉嘉走出心靈的陰影,母親決定向公司提出休假半個月,以便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和了解孩子。嘉嘉的父親也表示這段時間的生意先放一放,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幫助自己和妻子孩子共同渡過這一難關。

另外,針對嘉嘉在校的特殊行為表現,我們還將組織包括其班主任在內的全體任課教師會議,專門討論分析針對該生教育的具體方式方法。由於該生遭受了嚴重的心靈創傷,以致對周圍的世界產生了過激反應,就像一隻受了驚嚇的小刺蝟,時時豎起全身的刺準備對抗。因此,老師們在與該生交往中要注意避免使用過激的語言,盡量溫和。同時,建議班主任利用心理活動課的時間專門在班上開展“如何麵對死亡”的專題討論,以便幫助同學們對死亡持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三)家長的應對策略

孩子的極端行為引起了父母的高度重視,他們認真聽取了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的建議,決定全家人聯手共同渡過家庭心理危機期。

由於家庭中父母的密切配合和學校老師、同學的理解與幫助,嘉嘉的輔導工作是順利的,卓有成效的。他的情況發生了很大改變,情緒相對穩定了,隨意發脾氣的次數明顯減少,心理承受力提高了,已經很少與同學發生衝突,也逐漸學會了冷靜對待老師的批評指正。

(四)相關思考

反思這一個案例,我們深深地感到:

1.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是對孩子施以及時有效的輔導的前提。這有賴於家庭中孩子的主要撫養人或學校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對孩子的充分了解和關注。

2.教育者(包括父母、教師等)要善於通過孩子近期的知(認知)、情(情緒)、意(意誌)、行(行為)等方麵的表現來推斷孩子是否遇到了麻煩,最好能與孩子的前期表現進行參照對比。

3.教育者要關注一些對孩子有特殊意義的突發事件對孩子的影響,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突然換班主任或科任教師、某次測驗成績突然很差、競選幹部落選、班幹部被免職、轉學等。並在必要時主動給予引導和心理支持,避免孩子因此出現較大的心理落差。

教育箴言

孩子有形的生命劃了一道口,會引起家長的關注的目光,異常心痛,而孩子無形的生命受傷時,家長更應嗬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