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前禁忌
睡前不宜飽食、饑餓或大量飲水及濃茶咖啡等飲料。《彭祖攝生養性論》說:“飽食愜臥則氣傷”;《抱樸子·極言》曰:“飽食則臥,傷也”;《陶真人衛生歌》說:“晚食常宜申酉前,何夜徒勞滯胸膈。”這些都說明了飽食即臥,則脾胃不運,食滯胸脘,化濕成疾,大傷陽氣,饑餓狀態入睡則饑腸漉漉,難以入眠。睡前也不可大量飲水,飲水損脾,水濕內停,夜尿增多,甚則傷腎。睡前更不宜飲興奮飲料,如茶、咖啡之類的東西,煙酒亦在其類,以免造成神經係統興奮,難以入睡。
(2)睡中禁忌
寢臥忌當風,對爐火、對燈光。睡臥時頭對門窗風口,易成風入腦戶引起麵癱、偏癱、落枕;臥時頭對爐火、暖氣,易使火攻上焦頭麵,造成咽幹目赤鼻衄,甚則頭痛;臥時頭對燈光則神不寐。其次臥忘言語哼唱。古人雲:“肺為五髒華蓋,好似鍾磬,凡人臥下則肺即收斂。”如果臥下言語、則肺震動而使五髒俱不得安寧。睡臥時還忌蒙頭張口,《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說:“冬夜勿覆其頭得長春”,此即所謂“凍腦”之意,可使呼吸道通暢、供氧充足。孫氏在書中還說:“暮臥常習閉口,口中即矢氣”,張口睡眠最不衛生,易生外感,易被痰窒息。
(3)醒後禁忌
古人說:“早起者多高壽”,故醒後忌戀床不起。最不宜在夏月晚起,使人精神不振、四肢昏沉。睡懶覺不利於陽氣的發生,使人的氣機不宣暢,容易患生滯疾。此外,早晨起來切忌生氣、惱怒。這樣,對人的神經係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可能影響人一天的工作、飲食及生活。古人說,人早上起來以後要多講一些好事,善事,不要說不好聽的事,辦不到的事,早上起來還可以唱唱歌,早上起來生氣惱怒是不好的事,這樣影響一日之內的氣血陰陽變化,極有害於健康。
老年人常見的三大睡眠誤區
(1)不宜睡回籠覺
有的老年人晨練回家後,喜歡繼續睡覺。這樣不僅會影響晨練效果,不利於心肺功能恢複,而且,晨練時肌肉產生的代謝物——乳酸也不易清除,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鬆弛無力。
(2)不宜睡眠過多
有的老年人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這對健康很不利。比起睡眠少的同齡老年人,睡眠過多的老年人心髒病發生率高出1倍,腦卒中高出4倍。另外,入睡狀態心率較慢,血液流動速度減慢,容易出現血栓。
(3)不宜坐著打盹
有些老年人飯後經常坐在椅子上、沙發上打盹,醒後卻感覺頭暈、耳鳴、腿軟、視物模糊及麵色蒼白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逐漸恢複正常。這是因為飯後較多血液流經胃腸,如果坐著打盹,很容易出現“腦貧血”。
不宜讓老年人獨睡
生活中,人們常發現一些平素患有心、腦血管疾患的人(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栓),癲癇、阻塞性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哮喘等病人,均益在夜眠中發作,有的於夜眠時猝死。若這些疾病的患者獨自睡眠,發病時就得不到他人及時科學的照料和護理,發生意外、不幸的可能就極大。反之,若能及時得到他人的照護和妥善處置,往往能化險為夷。
心肌梗塞及腦血栓多在黎明前發生,濕熱環境中尤易發生腦血栓猝死。日本有關專家認為,夜間血漿中兒茶酚胺釋放增加,心率加快,血壓數值上升。美國研究者也認為,黎明前血漿中皮質醇濃度上升,而營養心肌供血的冠狀動脈血流速度減緩,血液黏度和血小板凝聚力增加,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減少,當患有冠心病或血管硬化的人黎明前呼之不語或有一樣表現時,同屋者應及時請醫務人員察看,自行搬動常會加劇病情。
癲癇病多易發於夜間,這是由於癲癇病人的大腦皮層中有一部分“停滯性病理興奮灶”,白晝時,大腦皮層處於緊張狀態,其中的“停滯性病理興奮灶”受到抑製,不容易興奮起來;夜間,環境安靜,大腦皮層的絕大部分處於休息抑製狀態,這部分“停滯性病理興奮灶”即可不受幹擾地興奮起來,並向周圍擴散,當肢體抽搐、口吐白沫誤入氣管常誘發“窒息性猝死”。當出現癲癇病人尖叫一聲時,同屋人應迅速用椅背或床檔靠在床沿,以防跌下,用纏有紗布的壓舌板墊壓在上下臼齒之間,以防傷舌頭;頭歪向一側時,防止口水吞入氣管引起窒息。同時針刺人中、合穀、足三裏、湧泉穴位。
夜睡中,在通常狀態下1小時有3~5次呼吸暫停為正常現象,一般不致引發危險。有睡眠中打鼾習慣者,1小時餓呼吸暫停十幾次或更頻,往往由於肺的呼氣和換氣功能不全而出現呼吸困難。當唾液誤入氣管可窒息猝死,稱為“阻塞性呼吸暫停綜合征”。
經常睡眠打鼾者,應側位入睡。專家建議,在入睡前身穿背麵縫製有乒乓球或小滾球的背心或睡衣,當平臥時有不適感,從而誘導側臥位入睡。枕頭高度不宜超過22厘米,以防唾液誤入氣管而誘發呼吸窒息。同屋人發現持久打鼾者,應及時喚醒。
哮喘病人由於夜間迷走神經興奮增強,溫度在12℃以下時易患哮喘。一些老齡人情緒不穩時也易發生意外,亦應有人同居照護為妥。
尤應注意的夏季睡眠禁忌
(1)入睡後忌開電風扇
有的人喜歡整夜不停地開電風扇睡覺,其實這樣對身體不利。因入睡後,人體的血液循環減慢,抵抗力減弱,開著電風扇吹風,極易受涼,引起感冒。
(2)忌裸露胸腹
夏天雖然天氣炎熱,仍有不少人因受涼而發生腹瀉腹痛。這主要是因為人體的溫度是通過周身皮膚,特別是通過手掌、腳尖來調節的。雖然皮膚上的溫度不斷變化以保持身體的恒溫,但人體的腹部和胸部的皮膚上,溫度幾乎固定不變,所以即使是熱得難以入睡的晚上,也常有不少人因受涼發生腹痛腹瀉。要記住,天氣再熱也應用被單蓋住胸腹部,以免受涼而生病。
(3)忌涼水抹席
有人喜在夏季用涼水把涼席、草席、竹床抹濕後睡覺,認為這樣涼快些。其實,在這種濕熱交蒸的環境中很容易生病。炎夏天氣,人們不停地出汗,睡床不幹燥,加上空氣濕度大,若再用濕布抹床,更增加了睡床的濕度,人出汗時,毛孔是張開的,黴菌及其它一些細菌易侵襲人體,使人產生疾病,所以夏季應忌用涼水抹席。
(4)忌室內澆水降溫
炎熱的夏季,一場大雨過後,空氣格外清新涼爽,其中主要原因是因水分蒸發,帶走了地麵的熱量。人們為了消除一天的疲勞,希望晚上能夠睡個好覺,也照此仿效,在室內地麵澆水,以達到降溫之目的,其實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水分的蒸發,要依賴空氣的流通。一般家庭居室麵積本來不大,加上有牆壁、家具等障礙,室內的通風條件比室外要差得多。室內空氣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流通受阻,水分無法向外散發而滯留在空氣中,使室內濕度增大,人們更容易感到悶熱難當。所以,室內澆水降溫之法不可取。但有的居室通風條件好,可用濕拖把擠幹水分後擦擦地板,此時應打開門窗,盡量使空氣流通,或打開電風扇,以助空氣流通。
幾個不利健康的睡眠細節
睡眠質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生活中,一些對睡眠不利的小細節通常為人們所忽視,須知,即使是微小的細節,如果處理不當,也會使人睡不安穩,甚至睡出疾病。
(1)小孩子睡在大人中間
小孩子睡在大人中間,就是給了孩子一個供氧不足、二氧化碳等廢氣充斥的小環境,這對小孩子的大腦發育和全身發育非常不利。
(2)夫妻同床同被睡覺
夫妻同床同被睡覺,任何一個動作都可能影響雙方睡眠;會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天冷時肩部容易受寒;肢體長時間擠壓,使血流不暢、肌肉緊張、筋骨受累,對身體有損害。
(3)蒙頭睡覺
蒙頭睡覺的害處有很多,被窩裏二氧化碳增多、新鮮空氣減少,會使大腦、心髒及身體各器官缺氧,從而引發病症;被窩裏有很多織物碎屑、皮膚碎屑和多種致病菌,能誘發呼吸道炎症、肺結核等病;早晨醒來後會感到頭痛、眩暈、精神不振;患心血管病的人由於呼吸不暢容易誘發猝死。
(4)睡前不洗臉
睡前洗臉很重要,帶著殘妝睡覺不利於汗腺的自然分泌和呼吸,對皮膚也不好。
(5)戴著乳罩睡覺
戴著乳罩睡覺,會限製血液循環,不利於健康。有統計指出,每天戴乳罩時間超過12小時的女性,其乳腺癌的患病率比不戴或少戴乳罩的女性高11倍。平日在家就應換上輕鬆的內衣,睡覺時一定要摘掉乳罩。
(6)醒來了立即起床
睡眠中人的各個係統功能均處於最低水平。醒來時,仍處於低能狀態,如果一醒來就立即起床,各髒器的功能來不及迅速調節,難以從低的水平升到較高水平,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的不適應而誘發疾病,如立位性低血壓、高血壓、腦出血、腦栓塞、冠心病等。因此,醒來後應在床上“賴”一會兒床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