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輕鬆遠離亞健康(2 / 3)

(16)性能力下降,昨天妻子(或丈夫)對你明顯地表示了性要求,但你卻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沒有什麼性欲望。妻子(或丈夫)甚至懷疑你有外遇了。(10分)

結論:

如果你的累積總分超過30分,就表明健康已敲響警鍾;如果累積總分超過50分,就需要坐下來,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狀態,加強鍛煉和營養搭配等;如果累積總分超過80分,趕緊去醫院找醫生,調整自己的心理,或是申請休假,好好地休息一段時間吧!

一半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

最近,我國衛生部對十城市上班族的調查表明,上班族中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占49%。醫學專家、心理學專家提出,產生“亞健康”狀態的根本原因是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專家介紹,現在“白領”階層,幾乎每天都麵臨著新的挑戰,精神壓力很大。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較強,及時調整心態,隨時化解壓力,就不會“積勞成疾”。反之,精神壓力長時間積蓄,大腦超負荷運轉,妨礙了大腦細胞對氧和營養的及時補充,使內分泌功能紊亂,交感神經係統興奮過度,植物神經係統失調,導致腦疲勞,從而引起全身的“亞健康”症狀。渾身無力,頭暈眼澀,心悸氣短,失眠健忘,上火便秘,沒有食欲等等。它還會降低人的免疫力,使人易患感冒和流行病。

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不難了。讓“亞健康”遠離自己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1)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膳食結構。

順應生物鍾的運轉規律作息,進食、工作與休息時間相對穩定,食物選擇多樣化,穀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薯類、豆類及其製品,飲酒限量,飲食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的體重。這樣做有助於新陳代謝,有助於各生理機能的最佳發揮,是提高效率,增強信心的有效途徑。

(2)充分利用緊張工作中的零碎時間放鬆

可以找一種簡單的鍛煉方式,打球、慢跑、做操,也可以找一種怡情的放鬆形式,聽音樂、畫漫畫、練字,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這樣做意外收獲的不僅是身心放鬆,還有積累而成的嶄新的成就感。

(3)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

時刻告訴自己要努力,我能行。這是一種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也是一種健康的情緒,它會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肺部氣體交換,有利於腦部輕鬆。

提高免疫功能,走出亞健康

現代醫學已證明:免疫與健康有著不可分隔的聯係。人的免疫力強時就健康,相反,就出現各種病症。因此,免疫是人體健康的決定性因素。

那麼,什麼是免疫呢?現代醫學對免疫的定義是:機體抵禦外界病源微生物侵襲及識別、消除體內變異細胞和衰老細胞的綜合能力。

免疫分為非特異性免疫(人生出來就具有的免疫功能)和特異性免疫(機體接觸到“異己”誘導抗原而產生的免疫力)。

每個人都有一套免疫係統。如果免疫係統不強大,各種致病因子就會侵襲破壞,人就生病,甚至死亡。那麼,免疫係統為何能保護機體健康呢?這是由於它具有三大防線和三種功能,或為職能。

三大防線:屏障結構,如皮膚、粘膜的機械阻擋作用,血腦和胎盤屏障的保護作用;非特異性免疫,包括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體液因素(補體、溶菌酶作用等);特異性免疫,包括抗體介導免疫和細胞介導免疫。

三種功能(職能):免疫防禦,機體抵禦外界病原的侵襲,清除病原和毒素,這好比國防部;免疫自穩,維持體內環境的生理平衡,清除體內衰老細胞,好比環保部;免疫監視,識別清除體內的變異細胞,防止癌變,好比公安部。

在正常情況下,各種致病因子在經過三大防線和功能時會被清除、殲滅。而當防線功能下降、出現紊亂時,致病因子就會入侵並在體內聚集、繁殖,人就出現各種病症。因此,提高防線的功能,即免疫功能就是非常重要了。

那麼,又如何才能提高免疫功能呢?一般講,影響免疫功能的因素歸納起來有四點:

環境因素:自然環境(汙染、疾病感染、藥物的毒副作用),社會環境(腐敗和腐朽的文化娛樂生活)等。

個人生物因素:家庭健康史、遺傳基因、年齡的老化等。

個人生活方式:飲食、睡眠、衛生、工作、學習、活動、性生活等等。

保健因素:體育鍛煉、自我修養、保健品的使用等。

在這四項中,最後兩項可由我們自己掌握,這正是提高免疫功能的決定因素。

提高免疫功能是一個多方麵的綜合調控過程,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如果把與健康有關的因素之和定為100,那麼60%歸於自己。具體的內容和措施包括:

(1)應養成良好而規律的生活習慣。一日三餐,按時吃飯、睡眠、工作、學習,不吸煙、限製喝酒。

(2)注意飲食,平衡營養,滿足身體的正常需要。

(3)加強體育鍛煉,但應是適度的,過度會使人的免疫力下降。

(4)自我修養。有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樂觀的情緒。這很重要。“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5)學習衛生、保健知識,經常用腦,對提高免疫功能是十分有益的。

(6)處理好家庭及社交關係,為人正派、坦誠、助人為樂。

(7)注意適度的性生活,這也是很重要的,性生活過度會使免疫力下降。

(8)保健食品的適當服用:應選擇一些調節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服用。維生素E、C、多糖類。多糖被醫學界公認為最好的免疫增強劑,而絕無副作用,對提高免疫功能、增進健康是十分有效的。服用保健食品,這也是全麵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保持長久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麵。

經常疲倦的原因

人們往往會對自己感受到疲倦的原因大惑不解,其實,以下原因都會導致一個人消耗精力,令你感到疲倦:

(1)藥物:用來治療高血壓的利尿劑,可導致疲乏,其他通常會造成疲倦的藥物還包括抑鬱藥,若想改變這種情況,可要求醫生試用另種藥物。

(2)抑鬱:這可能是導致疲倦的最普通原因。

(3)缺乏運動:一般人會有一種錯覺,以為運動會令人疲累,但事實剛好相反,若缺少運動,你的肌肉會變得虛弱,當你要運用它們時,便要花更大的氣力。

(4)金屬補牙:如果你有多牙齒都是用金屬物質鑲補,便可能會有一些水銀滲入你的體內,所以你體內可能積聚大量有毒金屬,削弱體力。

(5)肥胖:試想像你每日都要背著十多公斤重的書籍,你便會明白為何太胖會令你疲倦。因為身上多餘的肉就是你沉重負擔。

(6)甲狀腺不夠活躍:甲狀腺控製新陳代謝,如果甲狀腺不活躍,便會減慢你的新陳代謝,令你覺得疲憊。

(7)營養不良:如果你的日常飲食以加工食品為主,你往往會感到疲乏。

“疲勞綜合征”的信號

(1)“將軍肚”早現。30~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誌,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伴侶。

(2)脫發、斑禿、早禿。每次洗發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3)頻頻去洗手間。如果你的年齡在30~40歲之間,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係統和泌尿係統開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欲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5)記憶力減退,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7)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9)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

(10)想做事時,不明原因地走神,腦子裏想東想西,精神難以集中。

(11)看什麼都不順眼,煩躁,動輒發火。

(12)處於敏感緊張狀態,懼怕並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13)為自己的生命常規被擾亂而不高興,總想恢複原狀。對已做完的事,已想明白的問題,反複思考和檢查,而自己又為這種反複而苦惱。

(14)身上有某種不適或疼痛,但醫生查不出問題,而仍不放心,總想著這件事。

(15)很惱煩,但不一定知道為何煩惱;做其他事常常不能分散對煩惱的注意,也就是說煩惱好像擺脫不了。

(16)情緒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樂,工作、學習、娛樂、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興趣。

(17)易於疲乏,或無明顯原因感到精力不足,體力不支。

(18)怕與人交往,厭惡人多,在他人麵前無自信心,感到緊張或不自在。

(19)心情不好時就暈倒,控製不住情緒和行為,甚至突然說不出話、看不見東西、憋氣、肌肉抽搐等。

(20)覺得別人都不好,別人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對。事過之後能有所察覺,似乎自己太多事了,鑽了牛角尖。

我們可以對照以上“信號”自我檢查,具有上述兩項或兩項以下者,則為“黃燈”警告期,目前尚無需擔心,具有上述3~5項者,則為一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征兆;6項以上者,為二次“紅燈”危險期,可定為“疲勞綜合征”——“過勞死”的“預備軍”。另有三種人易“過勞死”:一是有錢(有勢)的人,特別是隻知道消費不知道保養的人;二是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遺傳早亡血統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

白領PK心理疲勞症

心理疲勞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反複的心理刺激及複雜的惡劣情緒逐漸影響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化解,長年累月,在心理上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在精神上會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發多種心身疾患。